获赠科普图书

标签:
作家张明获赠科普图书读虫记文化时尚 |
分类: 生活纪事 |
今年(2023年)9月15日,一家科普微信公众号举办读书、留言、赠书活动,介绍中国科学院博物科普作家陈睿、苏恰帆合著的《读虫记》。该书由中信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内容“形象地描绘了昆虫的习性与行为,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份秘密,原来昆虫早已悄无声息地深入了人类的生活乃至发展:人类嗤之以鼻的屎壳郎,在古埃及竟然被当成太阳神崇拜;小小夏蝉,身上担负了多少帝王将相的转世轮回期望;蝗灾肆虐,该求饶还是该殊死拼搏;螺祖缫丝,短暂的蚕生却描绘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兴衰,更描绘了一个崭新的未来;只爱躲藏角落的蠼螋,也有在太空中大放异彩的神奇本领……”
这家科普微信公众号编辑老师在介绍和讨论之后,提出读者留言的题目要围绕“你知道哪些昆虫的冷知识”。同时,编辑还介绍说,她会从前100名的留言中挑出若干人选,然后进行点赞比赛,获得前10名的人将获赠《读虫记》图书一本。
我将相关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写下留言的内容:
“只要是孩子,没有不喜欢动物的。我小的时候喜欢养蚕,有时候会眼睁睁地看着蚕蛾破茧而出,扑腾着,挣扎着,将蚕卵产在我们为它准备好的白纸上。过些日子之后,蚕卵由白变黑,小如蚁状的蚕虫会咬破卵壳爬出来,直奔桑叶而去。成长中,再经过几次蜕皮,幼虫变为成虫。成虫吃桑叶时,口若锯齿,由上到下,层层递进,如风卷残云一般。因而,采桑叶是我们放学时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也许孩子们认识动物就是从亲密接触昆虫开始的。”
这一段留言真实反映了我们那个年代少年儿童课余时间的一种爱好与活动。我和小伙伴的养蚕经历,是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和探究。自然界的奥妙包括动物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我的留言得到了70多位亲朋好友的点赞,获得了第一名。
还有一些读者,从他们认识昆虫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也很有意思,让我的眼界大开。
浙江的“辣妹子”留言:“说说四害之一的蟑螂吧,它竟然能够经受住120倍的地心引力。更可怕的是它即使没有头仍可存活10天,果然是打不死的小强。”
辽宁的“玉带金鱼”留言:“同样是瓢虫,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七星瓢虫以小型昆虫为食,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蚧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
四川的“姬涛”留言:“世界上最坚硬的虫子是铁定甲虫,其外壳像石头一样,能承受149牛顿的力,是自身的4万倍。铁定甲虫看起来像昆虫形状的小石头,它们的‘皮肤’表面存在很多黑褐色的坑坑洼洼。虽然分布并不广泛,但是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它们依然占据了美洲生物界的一席之地。”
……
这些留言十分精彩,使人耳目一新。我以为,参加这样的读书互助活动,既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还有机会获赠图书,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帮助,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之呢?!
2023年11月20日写于北京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