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峰庵的由来[转载](下)

(2023-05-09 09:45:47)
标签:

作家张明

我的青春我的歌

铁峰庵的由来

历史

情感

分类: 随笔杂谈
铁峰庵的由来[转载](下)

铁峰庵的由来[转载](下)

作者:郑千山

铁峰庵的文化色彩奇异而辉煌。姑妄言之姑且听之,传说明初汪湛海规划布局昆明城池,将昆明古城建成灵动的龟形,与北面长虫山相呼应,形成昆明城的“龙龟格局”。风水中“龟蛇相交”,乃有“帝王之气”,故昆明总有“僭王”“藩王”等出现,即古代统治者最头痛的昆明城借时运“帝王兴,藩王乱”。还有所谓汪湛海称“五百年后看,云南胜江南”的说法。(此说目前文献仅见于民国罗养儒《纪我所知集》,当为作者幼年从民间传说中听来者。至于闻人殷晓俊所称发现的所谓汪湛海造昆明城的风水书秘笈旧藏,估计应系伪造。)有资料有板有眼地说:汪湛海于昆明“审山龙,察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的惨淡经营,功始告成”,而汪湛海因看出长虫山迂回曲折,伸缩起伏,龙气走动,行入昆明,龙气益旺,至铁峰庵处停顿起嶂,更含蓄旺气,九起九伏向西绕南,至圆通山开玉屏,徐吐五华秀气,五华分五支而下,结于文庙地场。汪湛海认为此为艮龙向乾,此为地脉中极为难见的“紫微龙”也,是群山之祖昆仑山脉之延续,是故以长虫山是昆明的太祖山,也是云贵川“华阳国”之太祖山,其地位之尊,不言而喻。

长虫山的至尊又属铁峰庵,道光《昆明县志》载有“三月三谒真武”,每年三月昆明人争相前来拜谒真武帝君的风俗,数百年来,一以贯之。据说真武阁里有一怪事:因长虫山山峰两面分别面临昆明东西两大平坝,故山峰上风势极大,而铁峰庵处尤甚,在山上,人立住都很困难,帽子和衣物等,一不留神就会被吹飞,但一进入真武阁,却一丝风都没有。原来真武阁有一颗稀世珍宝“定风珠”,恰如龙口中的龙珠,有老人讲,此珠“文革”前都供在真武阁,后因老铁峰庵被毁,“定风珠”为昆明一收藏家所收藏。

1949年后,由于种种原因,铁峰庵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破坏。至20世纪80年代初,庵已基本被毁,除了山崖上还能寻到一些碑刻题字和残垣断壁外,那些曾经名声在外的著名景点“浣玉亭”“黔国三烈祠”“准提殿”“真武阁”等等早已灰飞烟灭。应是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朴素热爱和保护意识,从80年代初起,原铁峰庵附近王家桥、范家营、林家院等村子的7位文化并不高的农村老太太,发心起来,她们用肩背手抱,花了足足几年的时间,把铁峰庵的残砖剩瓦从高崖上运了下来,1987年,在王家桥村的后面东方红水库(原浣玉泉)之畔,当地人用老砖瓦废物利用、募集功德钱硬是重建了一座新寺庙,改名叫铁峰寺。

虽然随着寺庙下移重建,铁峰寺已非“龙脉”长虫山之“龙眼”,少了历史上虎踞龙蟠,龙吟虎啸、狮吼象鸣的“风磴”雄风,但它依然萦绕着铁峰庵的遗韵。首先,至今犹存的东方红水库是在原“浣玉泉”基础上扩充出来的,而康熙《云南府志》中说浣玉泉“在府城北蛇山麓……汇水一泓,冬夏不竭……可以流觞”,而王继文描述“(铁)峰约高千余丈,峰之寺及五六百丈而止,引峰东之水,汇一泉于麓。泉上一亭颜曰:浣玉。”长虫山铁峰峭壁东面有泉水飞流直下山脚,故泉也罢,水库也罢,“流觞曲水”应是此地之绝妙景致。铁峰庵的由来[转载](下)

(旧时的昆明铁峰庵有大量的香客云集。照片取自互联网)

其实,铁峰寺还应该修一下“黔国三烈祠”。什么是“黔国三烈祠”?原来这里记录着昆明历史上的一个痛史片段。自“闯王”李自成入京推翻明政权之际,安南土司沙定洲军也趁机开始攻入滇府府城昆明,“全滇皆震”,末代黔国公沐天波不敌沙军,仓皇退出昆明。仓皇之际,沐天波老母陈太夫人及其正室夫人焦氏、侧室夫人夏氏未及逃走,因恐遭沙军凌辱,她们分别在昆明的金井庵和朝阳庵燃灯自焚。沐天波后来也随南明永历皇帝避难于缅甸,死难于异国。沐氏全家誓死为明朝廷守忠,受到后世敬佩,故建“黔国三烈祠”以为纪念。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记史铭志,也是地方史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有关专家、广大信众的要求下,近几年,铁峰寺经有关部门批准成为了开放寺院,修缮和改扩建铁峰寺也已纳入工作规划。普吉名胜铁峰寺的后面,是沉甸甸的历史传奇;铁峰寺的前面,正要展现其历史人文的风华。从铁峰庵到铁峰寺,普吉的这部数百年的文化史籍,正等待更多的人去阅读,去了解。

作者简介:郑千山,昆明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五华区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诗集、散文集等著作多部。(原载202263日《云南政协报》原标题为“普吉铁峰庵逸事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