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时期的北京北太平庄(下)

(2022-08-21 18:02:40)
标签:

作家张明

少年时的北京北太平庄

情感

历史

文化

分类: 文学作品
少年时期的北京北太平庄(下)
少年时期的北京北太平庄(下)

作者:张明

磨刀师傅会先用一种工具将菜刀的刀刃附近刮薄,再用磨刀石细细地反复研磨,最后用大拇指轻轻抚一抚刀刃,试试磨好菜刀的锋利程度。

修理雨伞的老者会随身携带一个小铁桶,里面装的是臭哄哄的桐油。那时候人们用的雨伞多为桐油纸伞,粗大笨重,还容易破损。修理破损的雨伞,需要用一张相类似的伞纸,粘贴在破损的地方,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刷桐油,那味道特别臭。修补好的雨伞,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就行了。后来人们才逐渐有了塑料雨伞,轻便美观,受到大家的喜爱,因而迅速占领市场,而粗大笨重的桐油纸伞也就被淘汰了。如果现在谁家有一把完好无损的桐油纸伞,那可成了宝贝,也可算是文物了。

烧开水用的水壶大多是壶底容易损坏,使用时间长了会磨破漏水。焊铁壶的师傅会把整个旧壶底卸掉,再将自己带来的新铁皮用特制剪刀剪成圆形完整地焊接上,其修理的价格快赶上买一把新水壶了。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理念是厉行节约和勤俭持家,能修理继续使用的物品,绝不会丢掉买新的。

那个年代,冰棍也许是孩子们最基本的零食。从冰棍的种类上来区分,奶油冰棍是奢侈品,其中“鸳鸯”冰棍最贵,一角钱一根,它是两棍奶油冰棍的“连体婴儿”,奶油味道也最浓。现在回想起来,“鸳鸯”冰棍大概也是为情侣设计的。其它的奶油冰棍是五分钱一根。小豆冰棍和红果冰棍属于经济适用型,三分钱一根。我最青睐小豆冰棍,不油腻,香甜适中,而且两根奶油冰棍的价钱可以买三根小豆冰棍,还找回一分钱,又美又实惠。

孩子总会耽于梦想。记得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坐在大院门口的水泥石台上数着公路上过往的汽车。我们相互约定,第一辆小轿车是谁的,第二辆是谁的,最后看谁的轿车最好、最高级。那时候,公路上往来的汽车很少,小轿车就更少,要等很长时间才会过来。而且,小轿车的牌子也很有限,无非是那么几种,像奔驰(那时候翻译为“本茨”)、吉姆、吉斯、华沙、胜利二十(前苏联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制造的小轿车),还有我国生产的红旗、上海等小轿车。轮到我的时候,多为上海牌小轿车,小伙伴还笑话我总是遇到国产车。也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如今我买的果然是自主品牌、纯国产轿车,驾驶十多年了,质量也很好。少年时期的北京北太平庄(下)

北太平庄街道最轰动的事情,就是19661018日,这一天的中午,毛泽东主席乘敞篷吉普车从北太平庄丁字街路过。公路两旁挤满群众,就连我们居住的宿舍楼顶上都站满了士兵在警卫。当毛主席所在的车辆经过时,前面有摩托车开路,后面还有吉普车跟随,速度很快。周围是人山人海,欢声雷动。

196610月,我刚好十一周岁。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离开北太平庄已有四十多年了。今天再看北太平庄,原先的丁字街已是北三环路上的北太平立交桥,大影壁早已拆除,丁字街成为十字路口,新街口外大街一直向北贯通,并改名北太平庄路、花园东路,经过牡丹园,延伸并穿过北四环的志新桥。原先的“学院东路”名字被取消,已经扩展成为北三环中路的一部分。“马甸农村”一带也彻底改观,不但建有马甸立交桥,周围也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街道在不断地扩大,而城市化首先就是从郊区农村开始的。

短短几十年,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常说“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芒”,北太平庄街道的变迁,从一个点见证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巨大成就。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