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新华
刘新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8
  • 关注人气: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难的“免费”手机

(2003-03-22 06:18:35)
两难的“免费”手机
2003年03月22日 (原载于IT经理世界)
刘新华    
 
   就在2002年上半年,还有人为中国的手机厂商担心,他们觉得国外很多手机上贴的是运营商的品牌,只要用户加入了运营商的网络,手机一律可以免费得到。因此手机厂商除了最大的几家外,很难树立品牌。但业内人士的意见是,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在国内发生。
   如今,上述情形虽未发生,但运营商免费送手机的竞争手段已经毫不稀奇。国内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采用“预存话费送手机”这种手机补贴策略的运营商中国联通,一年之内就奇迹般地为新铺设的CDMA网络赢得了701.2万用户,2003年又在业内舆论大哗之中,不惜代价地继续在2.5代服务中推进手机补贴。
   比“预存话费”的方式又进了一步的做法也已出现,只要你有北京户口,就可在北京一家名为天朗语音的手机代理商那里免费得到一部三星X199的CDMA2000 1X手机。
   中国移动终于无法容忍“坐看芳菲尽”,也开始采取他们曾深恶痛绝的手机补贴政策,并声称“要用同样的方式,在局部市场上将中国联通斩尽杀绝”!
   目前的情形是:有些用户因为一款免费的手机就被迫选择了某个运营商的服务,而不是因为运营商之间的服务有什么差异,这看来似乎有些滑稽。当用户习惯了“手机免费”之后,当中国联通以比较极端的竞争方式顺利进入市场后,“免费”到底会带来什么? 
   信息产业部人士表示,手机补贴属于目前管制中的灰色地带,不属于资费管制范畴,但实际上是对资费产生了深刻影响。运营商将“预存话费送手机”和“赠送通话时间”捆绑进行,实际上是变相的价格战。但监管部门一时还无能为力。
   中国移动方面认为:“没有一家运营商是依靠手机补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的。”香港数码通日前就表示,没有取消手机补贴前,数码通一直在亏损,而在取消手机补贴的当年就实现了赢利,他们再也不会采用手机补贴了。
   即便有人讥讽说“中国联通进行手机补贴是找死,不进行手机补贴是等死”,但中国联通今年停止手机补贴的可能性不大,CDMA20001X的手机补贴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联通的曾鸿建否认了联通为转嫁和分散风险,不再直接经营手机补贴而转为代理商销售为主的说法。他认为,中国联通的自有渠道和代理渠道将共同发展,不会有所偏废。
   而中国移动将今年定为GPRS的“飞速发展年”。两家的新服务都必须让用户更换手机,这也成为手机补贴变成策略焦点的一大原因。
   NTT DoCoMo的观点是,手机补贴不是为长期的竞争策略,盲目补贴只会吸引ARPU低的用户,一两年的限期一到,用户就会立刻转网。或者有些“双机”用户只不过是贪图一部免费的手机,而将每月话费分给了两个运营商,从而把原来的高端用户拖成了两个中端,把原来的中端拖成了两个低端。另外手机补贴容易引发恶性竞争,拉低行业利润率。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手机补贴的过度实行,使SK电信的息税前利润率从1997年的41.6%下降到1999年的22.4%,下滑近20%。
   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国内两大运营商向2.5代过渡时,手机补贴似乎已是大势所趋。而新的中国移动牌照发放,新的运营商建设了3G网络后,手机补贴更是必要手段。所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最大的挑战已经不是争论手机补贴是否要得,而是付出了巨大代价、降低了进入门槛后,怎么获得应有的收益。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联通应该以“尽快达到盈亏平衡点”为最大目标。
   SK电讯中国区CEO刘允说,如果未来收入和用户增长稳定,手机补贴就可有可无了。2.5代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不是手机补贴,而是运营商能否把非话音业务当成主流业务来经营,以及运营商对手机终端的掌控程度。
   科尔尼咨询公司的董事经理谭瑞则认为,手机补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争夺用户,通过手机补贴,运营商可以增强自己对价值链的主导能力,捆绑和手机制造商的利益关系,控制手机终端的供应。这对于2.5代以上的服务能否取得成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今天运营商对手机补贴作用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价格战的层次上。
   如何理解运营商通过手机补贴掌控手机终端?业内人士认为,手机不同的浏览器、技术平台甚至一键上网等细微功能设计,都反映了运营商的服务特点,换句话说,手机终端是一家运营商的服务区别于其他运营商的唯一载体。这就要求运营商要和原先没有直接关联的手机制造商发生更多关系,以保证市场上有不同档次的手机支持自己的服务。
   通过手机补贴,运营商可以逐步深入对手机终端市场的控制:向手机制造商要求供货数量、款式和功能设计;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定制手机;将自己某个服务的品牌设为手机上的某个快捷键;甚至将自己的品牌打到手机上。未来更多的是运营商服务品牌的竞争而并非手机品牌的竞争,而某一款手机则可能是依托于某个运营商的服务而生存的。
   以SK电讯为例,为了保证其服务能得到手机商的配合,5年前他们自己成立了一家控股子公司SK   Teletech来制造手机,以保证从业务内容的规划、技术规范的制定直到测试和手机的适时推出,SKT都能自己掌控,而不受控于其他手机制造商。SK Teletech还充当了市场示范者和启动者的角色,引导了市场的潮流,刺激了其他手机制造商及时跟进。目前,SKT有50%以上的用户是2.5代或者3代用户,非话音业务占到收入的15%以上,在全球的移动运营商中都是最高的。类似地,日本的CDMA运营商KDDI也参股了京瓷手机,韩国的第三大运营商LG电信参股了韩国的LG手机,进行产业链的后向整合,延长对价值链控制的长度,以强化品牌控制力,增强业务的灵活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