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局自咸丰三年五月起先铸当十大钱,八月又铸当五十大钱,十月增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宝泉局咸丰大钱版本较多,书体变化较复杂,币材有红铜、黄铜、铁、铅等,书体变化多,大小轻重差异较大。
宝泉局咸丰当百以上大钱,据说遗存不多。但版本众多!
查《咸丰钱》一书中载有有克勤郡王铸黄铜母钱阔缘;黄铜母钱窄缘;红铜阔缘大元、红铜阔缘扁元、红铜阔缘长当、红铜大成降当、红铜阔缘小当;红铜大成降五百;红铜窄缘小字等星月版九种五百大钱。在(当)字左右有似星、月的点状图。
《咸丰大全》钱谱中除载有上述版式外,增载有“尔寳八贝开口寳”、“缶寳八贝开口寳”“缶寳八贝闭口寳”“缶寳八贝出头寳”等四大类黄铜、红铜、青铜、铅、铁质钱50种(红铜试样阔豊大寳、红铜试样狭豊大寳;青铜祖钱扁豊长泉、黄铜祖钱升豊短泉、黄铜祖钱大豊短泉、红铜样钱大豊短泉、黄铜母钱短撇咸大宝、红铜样钱长撇咸大宝、红铜小元大宝、红铜大元大宝、黄铜母钱狭咸长尾泉、黄铜祖钱长尾泉、红铜阔满寳长尾泉、红铜大当降泉、青铜样钱阔缘小元、黄铜祖钱阔缘小元、祖钱长撇咸、红铜母钱规制、红铜样钱大元、红铜样钱小元、红铜规制长尾泉、红铜长尾泉狭豊、红铜长尾泉阔豊、红铜升豊长尾泉、红铜长尾泉大满宝、红铜扁豊镟纹、红铜小百扁豊、红铜小白短豊、红铜短豊狭当小百、红铜大百大当、红铜大百长元、铅大百扁豊、黄铜升咸降豊小寳、红铜私铸大当异泉、黄铜试铸长当、青铜私铸扁豊阔寳、黄铜祖钱圆穿长划元、黄铜祖钱圆穿短划元、黄铜样钱短尾泉、黄铜祖钱方穿阔满宝、红铜阔缘短尾泉小元、红铜阔缘短尾泉长撇元、红铜阔缘短尾泉断笔咸、红铜阔缘短尾泉规制、红铜狭缘短尾泉扁元、红铜狭缘短尾泉扁元、红铜狭缘短尾泉窄豊、铁阔缘短尾泉、红铜特阔缘残钱)。
而在华光普编《中国古钱大集 丁 咸丰部分》钱谱中还载有“红铜大字版、红铜规制长尾版、红铜长元版、红铜满文出头寳、红铜宽缘、黄铜样钱、青铜样钱、红铜尔寳试样、母钱、黄铜穿圆孔雕母、黄铜穿方孔雕母、青铜阔缘广穿雕母”等12种。
查阅完这样多“”当五百钱币拓图”,竟然没有寻见有与本人藏品相同者。基于此,今日特将愚所藏之大型厚重的宝泉局咸丰元宝当五百钱照片展示亮相。只能说还有许多散存在民间的许多钱币,可能并未被写书的人收录。于是,我只有借助于对存币实物的客观情况进行品鉴。
根据藏品的币文,形状,材质,几何尺寸,物理特征,铸造情况,历经沧桑留下的锈蚀信息,又参照上述泉谱的命名规律,我把它定义为,青铜,宽缘缶寳闭口狭贝长寳,长元,扁豊,长撇咸,方穿,小满寳短尾泉短當铸母钱。
再察锈相。本品乃传世锈相,未有入土痕迹。包浆十分老道,并见局部类黑漆古浆质,润泽透熟,整体包浆深浅不一,分布凸显自然天成。铸币材质乃青铜质地,铜色彰显熟老。本品传世包浆,一派自然天成之相,伪不可及。故此等锈浆之相,可谓一眼开门矣。
综上所述,简而言之,本品“宝泉局咸丰元宝当五百”厚重大钱,应是三相俱佳,纯真无假。虽无谱可对照,但仍不失开门之物件,具有它当然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2020年6月10日撰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