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宝河局咸丰元宝当百母钱 |
分类: 收藏 |
据网络信息知,河南宝河局于雍正九年(1731)关闭后,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宝河钱局停炉未铸。
咸丰年间,开始铸行虚值大钱。四年(1854年)闰七月十二日,河南巡抚英桂奏请开局铸钱。《大清会典》载:
“四年奏准河南省建设宝河局,委粮盐道督办监铸,遵照部章,铸当十、当五十、当百大钱。当十重四钱四分,当五十重一两二钱,铸成‘咸丰重宝’字样。当百重一两四钱,铸成‘咸丰元宝’字样。”
河南宝河钱局设于开封县文庙东北(今开封鼓楼区蔡河湾南),内分生、财、有、大、道、为、政、在、得、人十号,每号有炉百座,铸当十、当五十、当百等各种大钱。年底又在怀庆、河内县开炉铸铁钱。
河南巡抚英桂在咸丰四年以后的奏折中分别提到了大钱的铸停情况:
“原铸当千、当五百大钱,行用实多未便,且易启私铸之渐,应请停止。”
“当百,当五十遵部文减铸,专铸当十。” 至咸丰五年五月,“停铸当十大钱” 。开封府宝河钱局在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改铸铁钱。
咸丰九年,因铸钱量不断增多,渐至壅滞,将省城开封府原有的炉座及怀庆局的一并撤掉。
宝河局咸丰大钱,出自于窖藏的较少,多为民间传世品。据已知资料看,批量出土仅见两例:
1、1990年5月,襄城县颍阳镇西南,出土清代杂钱约5公斤,内有十多枚咸丰元宝宝河局背当百,宝源局当千1枚。
2、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洛阳市老城区出土一批古钱币共18枚,均为咸丰元宝当百铜钱,除了半枚宝陕局咸丰元宝当百钱外,其余均为宝河局所铸。
据目前收集和见到的宝河局咸丰大钱可知,当时铸造的当百钱较多,当十钱次之,而当五十钱较少。此外,还见有极少量的当五百、当千大钱存世。
这枚自有藏品,材质为精制铜。实测直径48.8mm,厚5.8mm,穿8.2mm,廓宽1.5mm,外缘4mm,币文字和外缘,内廓面与地章高2.0mm,重63.17g用容积法粗测比重在9g/cm3左右。从高清立体图观察,此币应为人工雕刻之物。币文线条清晰,刻纹可见,与地章挺直拔立,起落笔锋如刀,有大家书法风范!
藏品边道纵向纹清晰,穿内精修在币厚中部有便于脱模的拔高处理,符合传统修模工艺。
钱币突出的部分包浆自然,显现泛白铜色。表面似有特殊镀层或本就采用稀少的白铜铸造。查白铜是铜与镍的合金,其色泽和银一样,银光闪闪,不易生锈。比重8.96g/cm3。地章平整,有铲平纹及整纹痕迹,已生成给古漆包浆。
整个钱币如一浮雕艺术珍品,美不胜收!
2020年6月6日撰稿于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