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枚较少见的长昌,左挑小平,“寿昌元宝”雕母钱赏析

(2020-06-05 18:18:53)

辽道宗耶律洪基(1095—1101年)铸寿昌元宝钱,所见者“昌”字较短,而这枚“昌”字较长,面文旋读。光背。

钱币直径23.5-24.0mm、厚5.0-5.2mm,穿宽6.2mm、外缘宽2.0-2.2mm,字高1.5mm,背面与地章高1.6mm,重14.9克(超重)。币面金光闪闪,地章包浆呈黑古漆,有结晶状铸斑。币边道纵向纹明显,整体把玩痕迹自然。

一枚较少见的长昌,左挑小平,“寿昌元宝”雕母钱赏析

一枚较少见的长昌,左挑小平,“寿昌元宝”雕母钱赏析

一枚较少见的长昌,左挑小平,“寿昌元宝”雕母钱赏析

一枚较少见的长昌,左挑小平,“寿昌元宝”雕母钱赏析

一枚较少见的长昌,左挑小平,“寿昌元宝”雕母钱赏析

因其“寿昌元宝”的昌字较长(上下超过内廓长度)。“元”字首笔较长,第二笔左挑明显,隶书气十足。 “寿”字第七笔末端较肥。“寶”字贝部稍肥。

《辽史·食货志》曰: 道宗之世,钱有四等:曰咸雍、曰大康、曰大安、曰寿隆。 道宗铸钱实力五等,还有 清宁 钱、辽史称四等是误。 寿隆 即是 寿昌 ,寿昌元宝可以证《辽史》……

用体积计算公式粗略计算,这种尺寸的钱币重量不应达近15克。按铜比重8.9g/cm3计算,大约应在10克上下。

有泉友任玉森撰文述:1984年秋他在辽代饶州古城北部的耗来井子废品收购站获得的一枚长昌寿昌元宝直径23mm、穿宽7mm、厚1.2mm重4克。如将其厚度乘4倍,除去穿孔重量,其币重量不会超过12克。

又有新浪博友京川游侠博文:“罕珍辽代《寿昌元宝》小平鎏金雕母祖钱考析”一文中述,其藏品直径23.6mm,重6.57克。但因作者未标注钱币厚度,仅从发文贴图币径和厚度的比例推测,大约是2.5左右。如厚2.5mm. 则藏品加厚到5mm,扣除穿孔重,总重量也不会超过13克。

再有“龙口老遇古玩店”载有此辽国寿昌元宝(道宗寿昌年铸)一枚,述锈质入骨,辨为真品,铜质红铜,字是深刻样钱雕母,直径2.4厘米,厚0.3厘米,体重5克。用同样方法测算重量也不会超过10克。

据此,根据本藏币的表面色泽和金属反光状态以及实测重量推测分析,其藏币材质可能是金与青铜混合体,而金的比例较大,所以会有超重之果。

把持本品实物在手,一目了然可见,本品绝非当年传统铸钱工艺所成,而是一枚采用铜坯手工雕刻而成的钱此!

此类手工雕刻的钱,亦称“雕母”或者“祖钱”。乃用金属块直接雕刻而成。或作为呈样钱,或作为铸钱祖模,翻铸母钱。但从该藏品的字体中寿字下部,寶字左斜王,元字第二横笔有断缺状况推测,此币绝大多数可能是手工雕刻的呈样钱,亦或是专为达官贵人雕刻的把玩工艺钱。

辽小平钱雕母发现极少,或者其究竟有没有雕母祖钱?至今未有定论。

新浪博友京川游侠针对自藏品“整体规整,边圆廓正,钱体厚实,缘、轮、穿线条宽窄均匀;字口高凸,拔地章而起,笔划上窄下宽,呈金字塔状。所有笔划,起顿之处皆如刀斩,明显乃刀力切之。横直竖立,刀法之道,一目了然。地章在放大后可见铲平时留之微痕,其明显之处,可见“寶”字与穿廓之间的沟堑,尚有未修平之楞。所有“口”形,中间皆可见刀戳之状。穿口精修,其由穿面背两边向中间修正,与穿口内约中心线处出现“鱼脊”,致使其穿略有斜拔,便于取模。诸般特征,皆可从以下几张图片获得表现,其乃雕刻之钱”,确认为雕母钱。

本人对自藏品也与京川游侠有相同见识,但并不刻意追求猎奇。只要是传世佳品,作为文化传承,老朽必爱之胜之,视未至宝。亲爱的同好,您怎么看?

2020年6月5日撰稿于成都青城山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