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0图书馆”查见“闻道山人”的文章《古代铸币中的特殊品种花钱》文述:
“花钱是我国古代铸币中的特殊品种,它有钱的形式,但又不作为流通之用,是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最美实物资料。花钱也称为厌胜钱、压胜钱、押胜钱。因这些钱大多有图案花纹,故民间俗称“花钱”。
由于厌胜钱大多供收藏者玩赏之用,故也有人称之为“玩钱”。因这种铸币上多有人物、动物、花卉等绘画,所以还有人叫它“画钱”,日本钱币收藏家则称之为“绘钱”。又因为这种铸币上常有吉祥用语,所以有的专家又称为“吉祥钱”。“
历史上的花钱虽不属正用品,不能以“货币”视之,但可以“文物”、“古代艺术品”称之。
细审历代花钱,各种书体具备,图案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宗教、神话、风俗、民情、文化、娱乐、书法、美术、工艺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大有学问。“
已发现的花钱种类令人目不暇给。按其用途大致可以为古钱宫钱类、吉语类、宗教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等五大类。其中充满了大量的名俗风情和古代文人脍炙人口的诗词雕刻于花钱之上,以表达人们的美好希望和做人精神境界。
如 “山自青青水自流”异形挂花;“月移花影上栏杆”异形挂花;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的异形花钱; “春夏秋冬”异形挂牌;“月中丹桂”花钱;“花好月圆”花钱;还有“柳荫垂钓处,不乐复何如”异形挂花。
本文就说说这枚“柳荫垂钓处,不乐复何如”异形挂花。
“柳荫垂钓处,不乐复何如”上的诗文出自于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读山海经》。
诗的最后一句是“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了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而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怡然自得的感受。在这里,花钱借用了诗的最后一句。
而“柳荫垂钓处“多说是取至明朝“唐寅”的著名“柳荫垂钓图”。
“烟波垂钓”后来也成为许多名人雅士的一种修身养性,增益身心,闲情逸致的高雅的活动。
现在我们来看这枚花钱:
年代:明清
规格:高6.85cm,厚0.44cm,最宽处5.1cm,重量:62.66g
材质:钱币被浓郁的包浆覆盖,从漏铜处窥视为黄铜
包浆:黑漆古(褐色)
品相:尚好
但见钱面有一半圆的穿孔上挂,下部为一圆,款缘,中从左至右携刻有“柳荫垂钓处,不乐复何如“拾字。
钱背下部宽缘中有一幅垂柳图,右侧为一棵粗壮的垂柳,阴凉处坐拥一位戴着斗笠的垂钓人,专心致意地在钓鱼。左侧用浮云和水下的波纹点缀。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柳荫垂钓图”。
此钱币文书法刚劲有力,币图构图生动,铸造力度大,文图清晰,拔起深峻有形。包浆浓郁自然是天成之物。币面加工和把玩痕迹明显,述说着它的苍山岁月,存世经历,是一枚难得的好藏品。
2020年5月16日撰稿于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