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妙不可言:雙妹﹒上海﹒蒋友柏
标签:
杂谈 |
缘,妙不可言:雙妹﹒上海﹒蒋友柏
新年最大的欣喜是收到友从上海寄来的礼物:“雙妹”粉嫩膏和养颜萃露。欣喜是因为与“雙妹”有情结,小时候看过妈妈的“百宝箱”,里面有一些用完的“雙妹”雪花膏的盒子,因为喜欢盒子上的“雙妹”图,像个月历牌,所以经常拿出来看看。妈妈说这是姥姥用过的,姥姥也喜欢“雙妹”图,用完了没扔就收藏起来。
长大后,我离开妈妈去读书、工作,渐渐地,“雙妹”也淡出了视野……
没想到,新年的第一天,变魔术般再度看到“雙妹”。欣喜地给友打电话,友笑言:此“雙妹”已非彼“雙妹”,现在的“雙妹”是高端奢侈品……但对我而言,她只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而已,现在的“雙妹”更时尚了更有现代的上海风情。
是呀,这个时候,发现自己也很少看“月历”了。Iphone、ipad上只要触摸下就都了然。
但,不知为何,这几日每天对镜梳妆,都不禁想起那万紫千红的“雙妹”时代。
小时候,因为觉得“雙妹”图似月历,就想着临摹一下,涂上不同的色彩,攒够12个,正好可以做一个年历。
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眼看过去就爱上了“雙妹”。也许,跟那个时代的电影有关。看过《周璇》、《阮玲玉》,觉得她们的妆扮异曲同工,精致而曼妙。
上初中开始读张爱玲,每看到扉页那张张爱玲的黑白头像,觉得其神情有几分像“雙妹”。读那篇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想象着他们的模样,却发现是“雙妹”。
沪语中,娇俏柔媚的“嗲DIA”和干练独立的的“ JIA”,代表了上海女人特有的两种气质。在我看,恰似红白玫瑰。
终于做好了一个年历。其实,是利用原有的一个台式年历,就是一边是月份一边可以记事的那种。然后把剪下的“雙妹”图钉在月份这边。因为每页图是相同的,偶尔会忘了翻……有一次发现了,赶紧翻到当时当日:2月20日。看到是页上的“历史上的今天”写着:1915年的今天是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开幕日。会期从2月20日持续到12月4日。
二
不知是否巧合,百年后,“雙妹”恰逢上海世博会惊艳“复出”。记得,世博会期间去上海,飞机上翻看一本世博会限量版纪念册。其中一页写着:“雙妹”的经典产品“粉嫩膏”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上摘得金奖。
2010年8月23日新登场的“雙妹”首家品牌店在南京路新装潢的“和平饭店”重装亮相。而“雙妹”创立之初的第一家店铺就矗立在南京路475号,彼时上海滩的时尚地标。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梦一般的流金岁月,活跃着一群不凡的女子。她们在霞飞路的梧桐光影中摇曳生姿,在百乐门舞池中曼妙芳飞。她们穿着最新潮的旗袍,烫着最流行的卷发,散发着迷人的韵致和风情……她们,便是那个时代的名媛。
诞生于1898年的“雙妹(双妹)”品牌,其创始人冯福田先生将完美的女人定义为“嗲DIA”和“ JIA”。“雙妹”汇集两者于一身,犹如双生花一般,呈现出上海名媛的独特个性。巴黎时尚界曾用“VIVE(极致)”盛赞“雙妹”,由此,巴黎用SHANGHAI VIVE命名“雙妹”,一个略带爵士乐感的名字。
三
三个月后,收到友从上海寄来的“雙妹” 粉嫩膏和养颜萃露。
虽然此“雙妹”非“雙妹”,但我仍对“雙妹”图情有独钟,爱的是她的设计者——悬崖边的贵族,蒋友柏。他是蒋氏家族的第四代,有一半俄罗斯血统,毕业于纽约大学,曾是一掷千金的公子哥,后来自主创业,在台湾创立了著名的设计公司“橙果”,近年,在上海开设了分公司,因“橙果”在大陆已被注册,取名“常橙”,谐音“长城”。蒋友柏说,历史上建造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外族,保护国土,而“常橙”要做的是诠释中华文化。
为了这次设计,蒋友柏的设计团队翻阅了大量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献,还特别研读了当时最流行的时尚杂志《玲珑》,并且对当时的建筑风格包括国际饭店、上海大厦、百乐门等进行调研,最后选择了黑色和玫红色作为新“雙妹”的基础色,用以诠释上海女人的神秘和性感。
写这篇文字时,特意“百度”“雙妹”,竟有上万条目的检索。关于“雙妹”的复出,写道:“雙妹”复兴的不只是一个品牌,更在于推动依托于海派文化的名媛文化走向国际。从文化中提炼出极具东方新女性特质的产品,在奢华中演绎大都会女性“东情西韵·尽态极妍”的风采。
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说了一个城市和一段爱情的命运。
难怪,之前我会把他们联想起来,原来他们都系着一个城市。
昨天,打开书柜,拿出那本《悬崖边的贵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