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向往天伦之乐

(2009-03-24 12:41:25)
标签:

杂谈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 摄影/李斌

 黄玉斌是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他的强项是吊环,我特意选择在吊环的器械下拍了这张照片

 

两进体操馆与中国体操队零距离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包揽了包括男女团体、男子全能等9枚金牌。身为中国体操队总教练、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黄玉斌也展露出了这两年难得一见的笑容。

这种笑容,续写在接下来的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和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在这两个重要体育颁奖礼上,黄玉斌都获得了最佳教练的殊荣,他的得意弟子杨也威两次荣膺最佳运动员。让黄玉斌笑得更开心的是中国男子体操队获得了体坛风云人物评选的“最佳团队奖”。

这次颁奖后不久,经杨威引荐,我们有了采访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的机会。对话的地点就定在国家体育总局,时间是一个周六的下午。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5号,这是非体育记者的我在体育报刊上常见的地点。这里是国家很多优秀运动队训练的大本营,也是很多耳熟能详的世界冠军的摇篮。第一次走进这个大门,心里颇有几分惊喜和雀跃,虽然它的大门并不堂皇和威严。

行至100米左右右转就到了“体操馆”。禁不住打量四周,进门处,耳闻多时的“励志墙”变成了“光荣榜”。入得馆内,就看见远处八个醒目的大字:从零开始,再铸辉煌。偌大的馆内,运动员们井然有序地做着各种运动……没有想象中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的训练场面。很安静,每个从身边走过的队员也很从容,而非风风火火的。让我“惊喜”的是,他们中就有奥运冠军陈一冰、邹凯、肖钦、程菲等。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摄影/李斌

只有真切触摸到平衡木,才觉得运动员们在如此狭窄的器械上完成一个个高难动作

是多么的不易,付出的艰辛、汗水非常人所能体会……

 

稍倾,杨威把黄导介绍给我。这是我第一次面对他。黄玉斌,1958年出生,黑龙江人,中国男子体操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1985年开始从事教练工作。

如今,当年的“少帅”已步入了知天命的年龄,成为有20多年执教生涯的“功勋教练”。面前的他,气宇轩昂,不苟言笑,干练严谨,说话简洁明了,不容置疑。颇有将帅风范。惟一显现岁月痕迹的是越来越多的白发。因为当天下午他临时有其他工作安排,我们的对话改到四天后的上午九点。

“你不是说黄导经常跟你们开玩笑,人很随和吗,我怎么觉得他很严肃?!”我悄悄跟杨威说。杨威答主要是他跟你们不熟,熟了后他跟你聊天就比较轻松。

果然,第二次跟黄导有了近两个小时的对话后,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至情至性和真诚坦白。虽然提及往事,他不无辛酸、委屈,但采访末了,他由衷道出“这些都过去了……”。也许,此番是他一次为了忘却的“纪念”。正所谓:说出来就过时!相关报道,请关注3月19日出版的《北京青年周刊》之“黄玉斌首次袒露四年不寻常心路”一文。

北京奥运会后,黄玉斌不亲自带队了。他期待新的“接班人”继续中国体操队的辉煌。

现在,黄玉斌逐步习惯把办公地点从训练馆转到办公室。不过,可能是感情使然,每天下午三点他都会来体操馆看看,询问下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自己也健健身跑跑步。即使是跟我们在体操馆里拍照,也经常听到他对着运动员说:之前没活动开吧……手臂伸直……这个动作应该这样……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

 黄玉斌指导北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冠军邹凯练习鞍马动作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摄影/李斌

在体操馆内的冠军榜前与黄导合影留念,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荣誉感

 

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向往天伦之乐

现在体操队正在积极备战今年的全运会,就如黄玉斌所说“奥运会期间,各地方队给了国家队很大的支持,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我们也想通过全运会给地方一个回报,希望能达到他们满意的目标和期望。”

黄导也坦言“北京奥运会后,我的人生也开始了另外一个阶段,我不再亲自带队训练了。在新的比赛周期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培养新人,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如此,多给年轻人一些开拓的空间。把工作的训练点放在培养年轻教练和重点教练上。”

从1992年开始,黄玉斌已率队参加了五届奥运会,在中国体操史算是一个纪录。

在为中国体操征战的近20年里,黄玉斌跟家人一直是两地分居。他的太太和儿子都在加拿大工作和学习。

全运会后,黄玉斌的工作和生活会有相应的调整吗?大家可以从以下对话中一探究竟。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 

在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黄玉斌获得“最佳教练”,中国男子体操队获“最佳团队”

 

 与队员的关系很多重,是教练也似家长、朋友和兄弟

Q:我知道你很喜欢茶道,备战奥运那段时间,是不是无暇顾及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吧……

A:我只是喜欢喝茶,茶道只是懂一点皮毛。在这些方面,我一直没有减少自己的兴趣,也是一种放松,我喜欢收集茶具,不喝的时候就看着,因为生活是彩色的。

 

Q:你的太太和儿子一直在加拿大生活,家人不在身边,生活似乎少了“一彩”,春节他们回来了吗?

A:没有,春节国外不放假。这一年多,他们只是在北京奥运会时回来了,但是体操比赛他们没有去现场看,都是在家里看电视的。

到了我这个年龄以后,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人。不管心情如何,总得有个诉说的对象,现在的我很向往这种天伦之乐。年轻的时候,心里想的更多的是事业,总是一天天都耗在体操馆里,满墙贴的都是工作安排。现在可能更多的是呆在办公室,批批文件什么的,也能坐住了。在教练的岗位上,我已经走完了,想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Q:你几次公开宣称,希望杨威和黄旭能坚持到伦敦奥运会,他们的意愿如何?

A:跟他们沟通过,谈得还不是很深,毕竟他们还没有比完全运会。全运会结束后,才是他们新周期的开始,这是一个规律。目前,这只是我一厢情愿,我觉得依他们的年龄和水平比到伦敦奥运会,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女运动员还有练到三十五岁的。

就我来说,我希望我打造出来的这个队伍,状态能保持得长远些。但是,他们也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一切要依据个人状态和大环境来考虑。我会尊重他们的想法,不会强迫他们。

 

Q:外界都把你称为“人文教练”,据说你会跟年龄大一点的运动员说:该结婚就结婚,该生孩子就生孩子。这跟传统的管理方法似乎不同,有一些运动队是不允许队员间谈恋爱的……

A:在运动场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大龄”运动员还在坚持着高水平高强度的训练。不让谈恋爱就违背自然规律了,成家立业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只要管理好就行了。比如,他们成家以后,如何协调家庭和训练的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其实,有了家以后,他们的心会更加安定。

 

Q:可能是体操队的小伙子们太帅了,所以北京奥运会后,他们的感情归属也成了媒体追踪和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李小鹏和陈一冰的女友就比较受关注。你会过问他们这些吗?

A:也会问,主要是从正面的角度去关心他,希望他们的心情不受影响。同时,尽量在行为方面自律一些,不要被媒体拍到,要考虑社会影响。

他们谈恋爱,我一直是支持的,又没做坏事。节假日里,我一般鼓励他们多家人聚聚,我是没有办法,毕竟与家人离得太远了,见一次很很麻烦。

 

Q:在杨威的婚礼上,你致辞时哽咽了,是不是一方面为杨威杨云最终走到一起而感动,也为自己没有时间好好体味天伦之乐而惋惜。

A:都有吧,那一天,我确实很激动。我跟他们这一路走过来,真的非常不容易。我们一同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起面对困难和荣誉,这种情感是毕生难忘的。没有这些,也许也不会有杨威、杨云如此风光的婚礼。

 

Q:关于杨威的婚礼,外界曾有一些质疑,比如说过于奢华、高调。你为总教练怎么看?

A:我觉得很多媒体在这方面比较偏激,作为一个著名的运动员,他在奥运会为祖国争得荣誉,完成自己的奥运梦想的同时,也希望给自己心爱的人一次幸福、难忘的婚礼,这是很正常的举动。大家也从媒体上了解到了,杨云的婚纱是由一个品牌提供的,婚礼的套房也是一家酒店赞助的,这些都缘于杨威和杨云的影响力,对双方来说是“共赢”,无可厚非。

 

Q:你和他们的关系很多重?

A:是,除了是教练还是家长、朋友、兄弟。

 

独家对话黄玉斌:欲寻教练接班人 <wbr>向往天伦之乐摄影/李斌

 

与儿子没有代沟期望跟家人早日团聚

Q:你的儿子跟这些队员们的年龄都差不多,你跟他会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疏于沟通?

A:不会,我们每个星期都会通话。儿子21岁了,我太太带他居住在加拿大一个小城市,环境非常好,华人不多,教育的方式很科学,比如学校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体验。这从每周他的电话中,我就能感觉到。

 

Q:你们聊得更多的话题是什么?

A:肯定要问学习的,每次问他学习,他都说挺好的。他喜欢跟我探讨车、摄影等方面的话题。我儿子的独立性很强,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外面打打工,现在也是边打工边学习。他学的是国际商贸。

 

Q:听说,他也很喜欢街舞?

A:对,他舞跳得很好,去年参加当地一个街舞比赛,获得了一辆二手车的奖品。

 

Q:当时怎么没想让儿子练体操?

A:没考虑过,他比我还高。我一米七三,像我这种身高在欧洲体操界常见,但在亚洲就比较少。体操这个项目的特性需要身体的灵活性,能力比较强的一般在一米六五左右。

 

Q:你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体操,当孩子聊到一些新鲜事物时,会跟他有代沟吗?

A:还好,我的爱好很广泛,我也喜欢摄影,也喜欢车,尤其是好车(笑)。

 

Q:你开车的水平如何?

A:还可以。头几年喜欢开快车,现在觉得还是稳着点好。车毕竟是代步工具,如果要追求速度,去车场玩玩就好了。

 

Q:什么时候跟家人团聚,有规划吗?

A:想过,等全运会完了以后吧。(是他们回来还是你去加拿大?)看吧,看情况,很难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