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我愿意经常拥抱我喜欢的人
标签:
杂谈 |
徐帆:我愿意经常拥抱我喜欢的人
摄影/王坤 陈馒西(东田造型) 服装/PORTS1961
点评徐帆
“我是个没有‘青春’的女演员”
徐帆一直很低调,如果当时不是因为她主演的电视剧《最后的王爷》正在播出,她也不会走到我们的镜头前。
徐帆不爱化妆,她觉得一个人的状态好坏主要取决于心态。
徐帆特别念旧,新的东西接受起来相当困难。
徐帆是一个敢于拒绝的人,但前提是带着诚意跟人家说“不”。
徐帆憎恶撒谎的人,当这种人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会划很多问号。
徐帆自认是个操心的命、劳碌的命。因为她眼睛里揉不尽沙子。
徐帆一直很有个性,她说话很直接,从不拐弯抹角。采访中,请徐帆评价下冯小刚的新戏《非诚勿扰》。她的“直接”就来了:我就不评价了,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宣传途径,我们俩的工作是各做各的。
徐帆一年只拍两部戏,因为她很挑剧本,对古装戏的要求要加上一个“更”字。
徐帆称自己是一个没有“青春”的女演员。从小就开始演小媳妇,演过的角色中,已婚妇女的比例很大。“我觉得没有‘青春‘也挺好的,可能因为我的角色都比我大,所以生活中经常听人家说:’你原来这么年轻啊!’听了这话,我心里特高兴。”
在徐帆看来,演员之间的默契固然重要,但是当实际的情况并不“默契”时,她也有自己的应急之道:“通常和对手演员演两场戏之后,我就能感觉到自己给予的东西对方能不能弹回来,如果不能我就自己演自己的。我不喜欢要求别人,我觉得要求就是压力,反而会让人家更有压力,更拘谨。当我在没办法顾全大局的情况下,我只能先顾自己,这是经验。中国有那么多演员,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跟自己熟悉的人一起演戏。所以做演员一定能做到适者生存。”
徐帆直言在表演上要善于做减法。“慢慢忘掉之前的角色,然后把一切都归零。如果不归零,自己就会挪不开步子。归零不是说总是在想角色,有的思考可能是和角色本身没有关系的。我看到很多年轻演员,导演一喊停,马上就向助手要镜子,永远都在照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修妆。我很不解,如果你演的是一个不需要化妆的人,你还照镜子有什么用呢?演员爱美不是错,但是这个美看你把它用在哪儿……我觉得少照点镜子多琢磨下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徐帆特别申明自己说这番话并不是指责谁,而是她很不习惯这种现象。
走近点看徐帆
“我是一个特别在意自我体验的人”
徐帆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一年两部戏的节奏。一是她想通过控制“量”来保证“质”;二是她一直很注重生活质量,每年至少要让自己休息半年。
不拍戏的时候,徐帆称在家里很能呆得住。“我喜欢整理房间,这占去我每天一大部分时间,家里的每件东西都要经过我手。在我眼里,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不摸一下不甘心。我最在意自己的感受。”
“原来我们家住在公寓楼,我们刚去住的时候,公寓楼的电梯间很难看。我就去找其他三户人家,跟他们商量一起出钱把它装修一下。并表示:‘我来负责,等装完了大家一起分担费用。于是,我去挑瓷砖、窗帘和一些装饰品,把它当成自己家的客厅一样。后来,我们的电梯间成为整栋楼的‘标杆’……从那之后,我发现谁都喜欢舒适的环境,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而我是个爱操心的人。”
对于如此的劳碌,徐帆不但不懊恼,还有些不亦乐乎。“当我整理完家里和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时,不但我自己看着舒服,别人看着也很愉悦,这些都是相互影响的。搬家之前,我一直在一家洗衣店洗衣服,因为我和他们相处得特别好,到我搬家的时候,他们说以后会派车专门去我住的地方取送衣服,后来他们真的做到了,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我很感谢他们,所以把这家洗衣店也介绍给邻居……对我来说,都是搭把手的事儿,但结果是三方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热心肠的徐帆绝不会奉送自己的“原则”。看不下去的剧本她不会勉强自己去拍,但也不会让找她的人下不来台。“剧本我一定要自己看,这样我我才有权利跟人家说我不演的原因。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不会托别人去拒绝,而是把‘不’的原因直接告诉对方,希望他们能体谅我。有的时候传话的人越多反而越不好,到最后可能就变味了,这样反而会引起误解。”我能从徐帆的目光中看到这种诚意。
徐帆是一个特别在意自我体验的人。“就像看报纸一样,我不习惯上网看新闻,我要看到实际的有手感的东西。我喜欢拥抱,所以不管男的还是女的只要是我喜欢的人我都会去拥抱,这种接触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的接触。”这让我想起,我们刚一见面时的握手。她的手,有一种温暖。
徐帆说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也敢于向别人承认错误。她一直认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她要求自己不撒谎,因为谎永远撒不圆。“我憎恨撒谎的人,如果一个人跟我撒过一次谎,以后再跟我说事儿的时候,我会对他充满了不信任,脑子里会有很多问号。”
徐帆的低调也是她的一种自律:“演员可以出现在各种场合,但是当观众看多了的时候,你就别怪观众对你要求苛刻。我低调是希望观众不要对我太苛刻,我亮相少一点,自在的余地就大一点。如果我哪儿都去,见缝就插针,那等于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徐帆淡淡的表述,却不容质疑。
“如何减压?”这是现今社会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我烦躁的时候会坐在一个空气比较好的地方,喝点自己想喝的东西、想些自己愿意想的事情。如果特别生气,我也会大声嚷嚷。但是具体到某个人时,我一定会跟他说我为什么要生气,我不高兴了我一定会告诉他,哪怕他会恨我,我也会说。”徐帆的“直接”显而易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