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2008-12-26 13:36:52)
标签:

杂谈

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不按常理出牌的孙红雷

因为《梅兰芳》的热映,最近有关孙红雷的报道颇多,拿着遥控器,看到很多频道都是孙红雷。在各种媒介的报道中,孙红雷有两种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感性,一直以“硬汉”形象著称的他几次在电视访谈中潸然泪下。二是他的坦诚,敢于说真话表露自己的真性情。他的一些言语颇有“冒天下大不韪”的架势。

比如“中国女演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还有“某些导演‘强奸’了自己又‘强奸’了观众。”其言一出,一时哗然!

对此,孙红雷不悔当初。他认为自己在有生之年如果连这个级别的真话都不敢说,那就太失败了。“我承认这就是我自己的观点,不代表别人。一些女演员有没有问过自己:你是怎么活着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只要想对这些,我想她在生活中就有姿势了。我也有很多欣赏的女明星,比如巩俐、章子怡、张曼玉、蒋雯丽、陈小艺、孙俪等。”

孙红雷的魅力除了来自他与众不同气质,这种敢爱敢恨的真性情也赢得了很多人的爱戴。“刚出道我不敢说这样的话,因为说了也没用。对于真话,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我有一定的力量一定的能力,我就要好好的引导大家,能引导多少就引导多少。引导不好是我自己的问题,引导的好算是给我自己的一个交代。”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孙红雷不按常理出牌。在中国劳伦斯十佳运动员颁奖礼上,作为颁奖嘉宾的他临场放弃别人写好的串词,说自己想说的话。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各种颁奖活动中,大家不说自己想讲的话呢,哪怕这些话是没有水平的,但它是生动的。给运动员颁奖我很激动,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偶像。我给最佳女运动员张怡宁颁奖时,她征询我说要拥抱吗?特别单纯……”

在最近各种访问中,孙红雷一直表明拍摄《梅兰芳》的过程中,自己过得很幸福。那种幸福感像小时候盼过年一样,“梅兰芳是我的‘过年’,如果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和过年一样,那中国电影就大发展了。我必须入世,但我也要脱俗,我不能把自己束之高阁然后高处不胜寒,只是高呼口号,这样最后必定摔下悬崖,连根都没有。我们要落地生根,我过年吃的东西和平时实在不太一样。所以,我羞于提到一些自己演过的戏……”

“演丘如白对我来说:第一是避难;第二是给我洗了一个澡。在我有生之年,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多洗几个澡。”孙红雷眯着他的小眼睛,幸福地笑着。

这也是明知孙红雷被众多媒体轮番轰炸后,可能会出现“说话疲劳”,但我还偏偏约他采访的所在。而且自信我们的对话仍能独辟蹊径“杀”出重围。

 

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梅兰芳的孤单不仅感染了邱如白也刺中了孙红雷

 

我害怕失去已获得的幸福感

结婚容易,但找到一个适合的人结婚太难了

孙红雷当初并没有马上答应演知识分子邱如白。但是,陈凯歌找他聊了一个小时,其中一句话深深触动了他,陈凯歌说的是剧中邱如白的一句台词: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就毁了京剧。就是“孤单”这两个词刺中了孙红雷。

“为什么,对‘孤单’这么敏感?”

孙红累正欲断起茶杯喝,突然放下了,若有所思:“出名的人有时会假想自己过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没出名的人又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大明星;也有人觉得自己能拍戏就已经不错了,好好活着吧……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孤单,因为只要有没达成的意愿,人就是孤单的。梅兰芳、陈凯歌、黎明、我同是搞艺术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我们仍感觉到孤单,这种孤单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有话语权的人是少数,少数人和多数人在生活质量和思想境界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孤单比平常人要感受更强烈一些。”

所以,当孙红雷听到陈凯歌导演说“梅兰芳的孤单”这句话时,他也就了解这部电影要说什么了。“孤单“是一个最好诠释梅兰芳的视角。“所谓‘孤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我们落地生根到民间的孤单;一个是情怀,也就是演员或者导演是不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这里的情怀包含很多,有能力、天赋、努力以及才华;还有是不是一个有追求的演员;是不是一个能坚持的演员;是不是一个能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孙红雷把《梅兰芳》这部电影称其为全球演员的一部教科书,他倡议所有演员都去看看。“我不是说这部电影有多么好,而是要告诉大家演员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我相信所有的演员看了后肯定能感同身受。普通群众也应该看一看,大家一直都很好奇明星的生活,梅兰芳是华人历史上最大的明星,我特别希望大众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演员。这部电影做到了,而且各个角度的解释都是特别真实,特别有思想、有深度。陈凯歌把梅兰芳从神还原成了人。”

电影中的十三燕因为没有了“座儿”而离逝,而他的扮演者王学圻在被大家啧啧称道演技的同时,却也让人感叹“不卖座”。这是否也代表王学圻类演员的一种孤单呢?

孙红雷对此也深有感触:“我曾经跟学圻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时代的因素。学圻老师早已参透了一个道理:他所享受的幸福与快乐是这个时代的人所想象不到的;相反,这个时代人享受到的快乐与幸福同样学圻老师也是想象不到的。

我相信到学圻老师这个年龄,什么都不重要了,只有‘孤单’这两个字是可以享用的。所以我看到的他是一个特别安静的人。这次他的表现非常出彩,也是整部电影的色彩,把这部电影铺陈得五彩缤纷。他在塑造十三燕时肯定没有想过其他,他跟我们一样都在享受孤单。我们每个人要找的东西其实都一样,那就是幸福和快乐,只是时代不同了。”虽然跟孙红雷是边吃边聊,但说起这个话题,孙红雷几乎没动一下筷子。

“我们在解读别人孤单的时候,自己能做到永远没有孤单吗?”

孙红雷摇头:“做不到……在拍摄这个戏的时候,我每天都享受着快乐,但是我的恐惧也油然而生。因为我知道自己现在很幸福,很享受,所以我害怕失去这份幸福。因为早晚有一天我要离开这个剧组,我必须要面对这份孤单。等到我们的时代到了,我就要全力以赴地抛开这些孤单,利用这些孤单给中国人一个好的导向,给华人观众一个好的导向。在我们这一代能做多少事我们就做多少事。”

最近,孙红雷多次表露在事业成功的同时生活很失败,因为38岁的他至今还孑然一身。“这也是一种孤单吗?”

孙红雷有些无奈地笑。还没等他回答,我感叹道:“以你的条件找一个女孩结婚应该很容易啊?”

他很真诚:“结婚太容易了,但是由衷地找到一个适合的人结婚太难了。我的生活圈子太窄了。比如,在大街上碰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我都不敢多看她,我想我要是多看几眼她可能会想:孙红雷怎么这么色啊……而且按照我的性格,如果我真的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很有气质的女孩,我会主动过去跟她要电话号码,然后问能不能见个面之类的。但是,作为公众人物的孙红雷是不能这样做的,如果做了肯定会把人家吓到精神病院,或者没准人家以为我在演戏……”

孙红雷不否认自己在情感很挫败。“我形容自己是个残废。有的时候会突然间想到,自己都38岁了,可是我没结婚没有家,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失败。这方面,我倍受打击。有朋友给我介绍女孩子,可是对方都不见我,还跟介绍人说别开国际玩笑了!这是我听到的原话。我知道我的生活注定是这样,我认了。遇到了就遇到了,遇不上也不勉强。”

 

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貌不惊人的孙红雷却有着比大多数帅哥还惊人的魅力,实在让人佩服

 

生活中的陈凯歌就是邱如白

找到有共同思想的合作者太幸福了

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对梅兰芳的情感很微妙,既超出了朋友之爱,也非同性恋情。陈凯歌归纳为“第三种情感”,孙红雷称是“大爱”。

“邱如白这个角色,陈凯歌和我都觉得难演。我曾说:如果说是同性恋我不演,如果说是‘第一女主角’我也不演,但是如果说是邱如白我就演。因为我知道‘大爱无边’。作为一个演员能把邱如白的特质,内心情怀抓住一二的话,那我就是大成。我觉得邱如白和梅兰芳的感情很透明,已经到了水至清则无鱼的程度。透明到没办法解释。我觉得梅兰芳和邱如白的情感都写在我在《艺术人生》节目给陈凯歌的那封信里面,这封信我写了很久写了很多……”

“你都写了些什么?”

“说不出来也说不清楚,拍完这部电影后,我和凯歌惺惺相惜,我们之间建立了一个特别稳固的信任。我认为《梅兰芳》是老天送给我的一份礼物,不管结果是好还是坏,我都笑纳了。既然自己很任性去演了,那它就是我给自己的礼物。这个过程中,我尽量在体会邱如白的思想也在感悟陈凯歌的思想。在电影拍摄的第三天,我说要是有好剧本我想找你再合作,陈凯歌当着全组人答应没问题,他说:‘红雷,咱俩约好,以后我的剧本出来第一个就给你看,你有好剧本也得第一个找我,我们就这么订死了。’对我来说,找到有共同思想的合作者太幸福了。

陈凯歌说梅兰芳很会笑,虽然皮笑肉不笑但却很有感染力。问孙红雷如何解读陈凯歌的笑?“梅兰芳皮笑肉不笑,邱如白则是皮笑肉也笑,这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就是完美,但如果把两个人分开可能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分裂。所以,我说陈凯歌和邱如白是一个人。在我们的第一次谈话中,他除了说到‘孤单’,也给我讲了邱如白其人。我知道陈凯歌这次一定是不落俗套来解释梅兰芳解释邱如白。”

在我看来,每个演员演绎某个角色都不是偶然的,就像陈凯歌与梅兰芳冥冥中的缘分一样,孙红雷与邱如白在2007年的相遇也是命中注定的。

“我是这么理解的,由于陈凯歌和邱如白的缘分才产生了《梅兰芳》这部电影。而我是看到了陈凯歌才看到了邱如白,认识了邱如白,我才开始研究梅兰芳,经过反复论证之后,有了我和另一个邱如白——陈凯歌的合作。生活当中的陈凯歌就是邱如白,所以陈凯歌对邱如白付出的所有心血我都了解也只有我了解,这一点我们都没有说出口,但绝对有默契。”

孙红雷称拍完《梅兰芳》他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演员们的表演特别不重要,因为电影里要说的东西远远大于演员的表演。“最重要的陈凯歌本人的电影思想和电影精神。通过《梅兰芳》,我看到了他极其自信,极其有信念感,这就够了,他下一部作品成功与否都不重要了……”

 

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我是个很具酸腐气的演员

到巴黎我会首先去看巴尔扎克和雨果的墓

面对不同的评价,陈凯歌表示:“无挂碍故无有恐惧。”你能做到如此气度吗?

“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每天会提醒自己。其实,压力都是自己给的,每个人在生活中包括陈凯歌本人都在挣扎,当年的梅兰芳也如此,他的挣扎更艰难。我觉得无所挂碍和无欲则刚同出一辙,生活中要做到无欲则刚就必须做到坚强地走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至于这条路到底对不对,等死了以后再说吧,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快乐就够了。”

当一向以硬汉和反派示人的孙红雷演绎儒雅的知识分子邱如白时,评论界反馈的声音也有所不同。赞叹的人说这完成了孙红雷的自我挑战,摇头的人说他演得有点过。

对于各种评价,孙红雷坦言无权干涉,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说好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说坏。但关于自己的气质不像知识分子一说,他不敢苟同:“我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我去巴黎会去看巴尔扎克和雨果的墓,当我站在塞纳河边的时候,我心想巴尔扎克一定在那站过,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家。在法国我找到了巴尔扎克经常去的餐馆、咖啡馆,在巴黎呆了一个月,我躲在书房里看书,我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进行整合,就出现了邱如白。”

“以前我从没想到自己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但是拍了《梅兰芳》后我才了解自己的骨头里是有这些的,我其实是个很具酸腐气的演员,这是陈凯歌导演给我的一个意外的惊喜。”

“当一个人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可以坦然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

“对,一笑置之。我入行已经9年了,对娱乐圈的游戏规则已经看得很清楚,一些抵抗力没有也得有,因为这是我生命中躲不掉的。我想诸如某些八卦传闻既然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所以我选择尽量不去想。有的时候还觉得挺好玩的,居然还有这种狗仔这种职业,我经常想这个职业是怎么产生的?而且,我现在特别想演一个狗仔,我想把狗仔队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解读,我一直想研究这些人的思想和心理。如果有好剧本,我一定要求演这样一个角色。我在法国住的酒店下面有一条隧道,那是戴安娜王妃被狗仔追踪出事的地方……”

孙红雷把思绪拉回到当下。我把他以下这番话作为这次对话的结束语:“我希望把心里的‘真’坚持到底;我最自豪的是我的成长,我心里逐渐有了别人有了团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有了所谓的情怀。当很多人问我: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说:创造。”

 

孙红雷:做一个守得住“贞操”的演员 

 

孙红雷快速问答:

Q:如何快乐的生活?

A:一定要找对姿势

 

Q:如何评价电影《梅兰芳》?

A:《梅兰芳》是一部有姿势的电影,这种姿势不是一个人的,《梅兰芳》剧组四百多人的姿势都很精彩。

 

Q:第一次在影院看《梅兰芳》的心情?

A:特别紧张、心跳加速、惴惴不安。当时还在心里骂自己至于吗?等到看完电影后又变成另外一种紧张,浑身哆嗦,出了很多虚汗,没说一句话。

 

Q: 如何评价黎明?你曾说你是爱黎明,黎明也是爱你,只是你的表达更直接,他可能没有说出来。

A:我欣赏他也有点心疼他,特别是当我们有过多次深谈后,我就更心疼他了。黎明是一个不入世的人;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只不过他不善表达,当我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后,我恍然他的生活姿态一直特别低下,他说能够让他唱歌和演戏就很满足了。所以,我挺他。

 

Q:这种感情有没有受电影中邱如白和梅兰芳关系的影响?

A:没有。我和黎明都是一个职业演员,如何区分戏里戏外的情感对我们来说是小儿科。

 

Q:十年前你跟章子怡合作过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你觉得十年后的章子怡有什么变化?

A:《我的父亲母亲》是我们俩的第一部电影,可以说我见证她的成长。她上学的时候我看过她的一个小品,其中有她推开一扇门的场景,当时玻璃门的玻璃碎了,但她不管不顾,当时我就想这个女演员怎么一点控制都没有,演戏这么狠……现在她的掌心面还有一道疤。,以前我只是很欣赏她,觉得她身上有股杀气,这是一种骨头。这也是为什么她到欧洲有那么多人欣赏她的原因。我认为章子怡是《梅兰芳》中演得最好的一个,我看到一个优雅、高贵又不失幽默和顽皮的孟小冬。

 

Q: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星,你敢于停下来吗?

A:敢,《梅兰芳》公映前我就去欧洲放假了……一部戏接一部戏拍对我来说太累,如果我不控制的话可能十个我都已经累死了。但是很多人都拿不起放不下……

 

Q:不善于说“不”的人对自己未必是好的。

A:对,会“强奸”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