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王宝强演少林僧兵
标签:
杂谈 |
假如王宝强演少林僧兵……
刚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说不久前在央视八套播出的黄金剧集《少林僧兵》收视率创最高峰,于是有了拍续集的说法,而且投资方有意请王宝强出演续集。据悉这个消息一传出就得到了网友和王宝强影迷的积极响应。
且不说这则新闻是否有炒作嫌疑,单就王宝强出演少林僧兵这一提议来说,还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无疑,凭王宝强现在的人气,有他的加盟,一定会给这个剧加分的。而且,他也非常胜任少林僧兵的需求。就技术层面,王宝强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14岁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他称少林寺是个磨练心志的地方,每天都要重复着大量高强度训练,从清晨的长跑、压腿到入门功夫五步拳、七步拳,马步训练一扎就是三个小时……后来,王宝强又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个剧组当武行演员。从武术功底和实践经历来看,他的能耐都岂非花拳秀腿所能比的。
另外,因为王宝强有过在少林寺生活的经历,他对那里的一切都是有感情的。他在自传中说过在少林那段时光是非常快乐的。“曾经和师弟打架差点掉下山去,也为了过一个生日被师父狠狠打了一顿,而后发誓‘报复’师父……不过这段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由此,综合主客观的条件,请王宝强出演少林僧兵,天时地利人和!
我一直觉得,某个演员演出某个角色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内在必然的缘分,就像茫茫人海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此人就在灯火阑珊中”一样。每一个演员每一年会遇到很多角色,为什么演了这个舍了那个,都是冥冥中的一种约定。
我们刚刚是分析了王宝强本身与少林的缘分,其实,仔细咀嚼下,会发现他演过的一些角色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这些又与少林僧兵的精神内核紊合。
比如,王宝强在《士兵突击》中扮演的许三多就一直信奉“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最终笨鸟先飞。
《少林僧兵》中表现的少林寺三十棍僧舍身成仁,与倭寇展开殊死决战的精神,也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反映。
而王宝强本身就是“不抛弃不发放弃”的成功典范,他能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走到今天这一步,得益于此。对王宝强的敬业态度,《士兵突击》导演康洪雷有个评价:近乎有些拼命。
再说说王宝强出演的另一部电影《集结号》。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诚意”,对此,王宝强的理解是:作为一名演员,你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之中,踏踏实实地去演戏,这个角色才能活起来,也才有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看《少林僧兵》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止一次地被这种诚意感动。比如,中国功夫对日本剑道的终极对决;月空与秀子发乎情止于礼的理智;戚继光在少林僧兵墓碑林前的落泪等……
不难看出,王宝强及他演过的角色都同《少林僧兵》有着内在的有机结合。这种缘分如果“圆”了,是很有意义和噱头的。
何况,从王宝强的可塑性来看,他扮演过的角色大体上还属于一类人,有着他本人形象和气质本身带来的局限。如果,他想转型,在武功上释放下“潜能”还是很多看头和空间的。而且也能改变下大家对他先入为主的印象。说不定,由此还会挖掘出他的一些新亮点。
还有一点,如果王宝强出演《少林僧兵》续集,还要仔细探究下选取少林寺历史上的哪段故事。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选取的是13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少林僧兵》讲述的是少林武僧以民族大义为重,协助以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和当地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和倭寇作乱的历实。都可圈可点……
这里,我们不妨听听大家的建议,你们觉得王宝强更适合演绎少林僧兵的哪段故事、哪个人物……我们拭目以待《少林僧兵》的第二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