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田亮:我的2008与金牌无关
如果把跳水中技术要领与田亮走过的人生之路做比,那他的“起跳”是稳定和有力的;但是,挫折和起伏增加了他动作的“难度系数”,也许,他的“空中姿态”并不完美但却是丰富的;跳水时田亮的压水花技术曾被誉为出神入化,生活中的田亮“入水”时则泛起一些涟漪,这也许会影响他一次的成绩,但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则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和教训。
做父亲的感觉非常好
这次采访和拍摄田亮,我们希望呈现一个成熟的田亮。总觉得一个男人在经历事业的起伏、人生的历练又为人父后,该是带些沧桑的。
但是,我们见到的田亮,并没有“胡子拉喳”,也非不苟言笑。一如从前清爽的模样和阳光的笑容。“外在”的不变让田亮也很无奈,“没办法,我就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总像长不大似的。从2000年奥运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年,但我自己看照片,几乎没什么变化。也许,再过10年我依旧还是这个样子。”
但是,关于“内在”,田亮却觉得变化非常大,这种成熟田亮自己的体会是最深切的,而在对话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他变得自省、从容也宽容了。
在2008北京奥运会之前,与田亮对话别有一番意义。田亮共参加过三届奥运会,在其中的两届奥运会中获得三枚金牌,这对一个运动员是很难得的经历和财富。每一次备战奥运会,对他的体力和意志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是他人生的一大“考”。
作为运动员的田亮曾经非常期待2008,他想再博一下,在家门口拿个奥运冠军,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个更圆满的句号。但是,当2008年到来之时,田亮不再是运动员,不过他仍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北京奥运。此时,他的人生中又多了两个新角色:父亲和学生。他幸福着这两个新角色带给他的欣喜和愉悦。
关于为人父,田亮不想说太多的细节。只是笑着告诉我们“从一种预知变为现实,感觉非常好。”他并不觉得是孩子出生那一刻才做了父亲,因为他目睹了十月怀胎的生命孕育过程,这十个月里,他早已把自己视为一个父亲。
关于责任感,田亮称这在他结婚时就有了,因为那一刻他就由“个人”变成了“团体”了。以前只是顾自己,现在要顾着“队友”了。
也许是冥冥中注定,“跳水王子”和“超级女声”的爱情和婚姻与“跳水”息息相关,他们第一次相识,叶一茜在背后称田亮是“跳水的”……而在田亮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向叶一茜求婚时,叶一茜提出:“不认识你的时候没见过你跳水,现在认识了你,还是没见过你跳水。不如今天你跳一个给我看。”田亮顺势说:“好啊,你答应做我老婆,我就跳!”“你跳了,我就做你老婆。”叶一茜爽快地回应。
于是,2007年11月29日成了田亮和叶一茜的结婚纪念日。
“要想幸福,就得远离媒体……”婚礼现场,好朋友的一句祝福让田亮谨记心间,所以,他很感谢大家对他们和“奥运宝宝”的祝福,更多的感受他想留给自己细细品味。
从结婚到为人父,田亮坦言内心的成长是加速度的
但是,关于学生和奥运,田亮则很有表达的欲望。这两个关键词在他的人生之路所占的比例一个是“最少”一个是“最多”。7岁就开始学习跳水,田亮相比同龄的孩子,学校的生活少了很多,他把青春的大部分时光都贡献给了跳水运动,其中三届奥运就占去了12年。如今,当他不是运动员时,他才开始踏踏实实的学校生活,他现在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功读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2005年,田亮曾在清华大学跳水馆训练过一段时间,那时,因为被拒之国家队外,他的状态不是很好,没有目标的训练一度让他感到很压抑。但是,置身清华园内,每天看着同学们去上课、吃饭,那样的生活让他感觉很放松很自由。渐渐他感悟到,训练也是一种学习,他于是寻到了快乐跳水的真谛。在这种心境下训练,他没有了包袱,进步也是突飞猛进的。也因此他对“清华”油生一种亲切感。2007年,田亮重返清华大学,正式入主“清华园”。
我的2008:与金牌无关但与奥运息息相关
2008,田亮不用为金牌而战,但他对奥运的关注和热情一分未减。他希望他为之奋斗了近20年的中国跳水队取得更好的成绩。他参与了“加油,2008”活动,为偏远山区的小学讲述奥运精神。他将在西安传递奥运圣火。他刚刚成为一个“奥运宝宝”的父亲。
田亮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与队友合作获得十米跳台双人冠军
田亮的跳水生涯以十运会的一块金牌画上句号
过去的三届奥运年,田亮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份备战奥运,而今年他则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关注奥运,他坦言既有遗憾也有幸运。“如果2008年奥运不在中国,我就彻底与奥运无缘了,所谓遗憾就是不能以一个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了。但我要乐观的去面对这个遗憾,最起码我可以在北京近距离地看奥运。我参加过三次奥运会了,体验一下以观众的身份去参与,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每一次备战奥运,于田亮来说都仿佛是人生一次大考,这三次大考跨越了12年,他还能清晰记得每一次临考之前的心态。“2000年第二次备战奥运会时,压力非常大而且还是封闭训练接触不到外界。为了排解压力,我们就去买彩票,如果中奖了就用开心的事为自己缓解压力。”
“中奖了吗?“
“怎么可能会中奖呢,这只是释放的一种方式。”
田亮继续说:“备战的那段时间,每一天都觉得度日如年,会掰着手指倒计时,而且每天的训练都非常苦。既盼望奥运早点到又怕它的来临,因为比赛结束后就会出结果了。如果拿到了金牌,除了自己觉得幸福外,还会赢来很多掌声。如果失败了,就否定了我之前所做的任何努力。”
田亮不否认随着参加奥运次数的增加和成绩的进步,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其实,很多人都拿过奥运冠军,但名字却并不为大家所熟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拿了一次金牌后成绩就不好了。所以,拿一次冠军并不难,难的是把这种状态和成绩一直保持下去。因此,真正被人们记住的,不只是拿过一个冠军的运动员。”
“12年带给你最珍贵的人生财富是什么?”
“我7岁开始学习跳水,9岁就已经开始独立训练和生活了。体育圈属于一个小社会,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我除了学会了跳水,也学回了做人、做事。体育运动是比较残酷的,即使有一万个优秀者,也要排出名次的,光环永远属于冠军。这让我在人生之路,很少有侥幸的心理,而且会珍惜每一个机会,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奋力一搏……”
不可否认,这个过程中,田亮的成绩是显著的,挫败也是致命的。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他人生的一种历练。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有共性的。比如在跳水时我遇到困难该如何处理,在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现在当我处理一些事的时候,偶尔就会发现某些问题和以前发生的事情极为相象。我用以前的办法来处理现在的事,有时是比较奏效的。
有报道说,2007年,田亮在做出退役的决定时很矛盾,历经了24个月的煎熬……对此,田亮坦言:“当我做出这个决定时,我就已经很坚定了。我最后一次参加比赛是2005年的全运会,那之后就打了退役报告,媒体报道中称我是2007年3月退役,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之前我已办完相关的退役手续……只是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接受这个事实。”
问田亮2008北京奥运会最关注哪个项目的比赛?他脱口而出:“跳水”,原因是:“即使我离开了这个团队,但对跳水的感情永远都是无法割舍的。”
“你估计这次中国跳水队能拿多少块金牌?”
“他们也很有压力,因为对手进步很快,但我们还是有实力的。8个项目,8块金牌,每个项目后面都有狼来咬我们,我们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老虎不能打盹……,我们还是有能力拿更多的金牌的。”
田亮说以前做运动员时,在重大比赛前,很忌讳记者问他们能拿几块金牌。“记得有一次奥运会前,中央电视台的沈冰去训练馆采访我和郭晶晶,当时我们每人要参加两个项目,如果顺利就能拿下4块金牌。沈冰并没有直接问这个问题,她拿了4块巧克力放在桌子上说:‘你们觉得自己能拿几块金牌,就拿几块巧克力。’于是,我和郭晶晶每人拿了2块。虽然没有回答问题,但行动已经给出了答案。最后,事实也验证了我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