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暗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记住了剧中有着特殊个性、爱到极致又极端的数学家黄依依,她的扮演者叫陈数。之后,一直觉得自己最适合穿旗袍的陈数在电视剧《上海滩》中过足了旗袍瘾,她扮演美丽善良的上海滩的交际花方艳芸。当这次陈数走到我们的镜头前,又为我们演绎MARK CHEUNG高级定制礼服的魅惑风采。
陈数的知性气质决定了这次造型的主旨——高贵、典雅,而专门学习过色彩和搭配的陈数很崇尚简约。我们特意选择了黑、咖啡、蓝、绿四种颜色的礼服,来凸显其优雅、高贵、深邃、轻灵四种特质。
我的肤色属于暖色,平时,很少穿浅色系衣服,这次也是一种尝试。我很喜欢这件礼服胸部的设计和剪裁,以及宽大的裙摆。陈数最喜欢这件蓝绿色礼服的通透感和闪光感。 摄影/陈澍一
如果说接演《暗算》中的黄依依对陈数来说是命中注定。那么走近方艳芸,是陈数又一次“命中注定”。
上中戏的时候,陈数的老师就说她适合演陈白露,她也很渴望这类角色。冥冥中觉得自己跟穿旗袍的上海女人很有缘。在《上海滩》之前,她在《聂耳》中演过一个穿旗袍的上海女人,但她觉得这不是她期望中的那个,算是她的一次热身。为了演好穿旗袍的女人,陈数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了解上海的文化、深入体验上海的各种细节,去看老房子。她还拍了一组旗袍造型的照片。
“拍《聂耳》时,朋友建议我去上海的‘小红楼’看看。现在那里是个营业的场所,有酒吧有各种表演。我去了,有意识地去观察每一个细节,我看见楼上有很多老艺人的照片,比如周璇、蝴蝶……有了一定的阅历后再去看这些照片就能品出很多滋味,她们眼神中的光彩让我流连。那天从楼上下来走到门口时,我的内心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呼唤着我要回去再看一遍……”
“我原地转身又重新走了一遍,看得更加细致了,我很清楚这里的一切都是‘今天’的,只是过去的一个印象。走到窗前,我很自然地双手交叉,倚在窗框的角上,说不出什么滋味。虽然外面是很现代的装饰,但这种感觉很舒服。就在这一霎那,我找到了演老上海女人的感觉。这时《聂耳》已经拍摄过半了,之前的表演我还有点模仿的痕迹,之后的戏我觉得老上海的印记已经注入到我的身上。”
到现在为止,陈数每次去上海都会去小红楼,还会原路再走一遍,仍然会盯着那些老照片看。自从去年她学了色彩搭配的课程后,她对颜色、形状和搭配的认知度越来越敏感。
平时陈数很喜欢在上海的老街漫步,感受街边的树和建筑带给我的味道。“我会发现,有一个餐厅,从楼梯到墙布,再配上爵士乐,那就是《花样年华》的味道。王家卫电影的最大魅力不是还原,其实只是个意象。在那样的环境穿着旗袍,走着这种路,会自然流露出张曼玉的感觉,在《上海滩》中,我穿着旗袍走下旋梯、转身、拉窗帘……导演兴奋地说‘要的就是这种味道,不愧是学跳舞的’。但是我知道,会跳舞的人不一定能穿出旗袍的味道。”
陈数对旗袍有一种莫名的爱。有一次,她在上海的茂名路吃饭,看到很多家旗袍店,就很有冲动想进去穿旗袍。这个时候她已经拍完《上海滩》了。“我真的很喜欢穿旗袍,扣子怎么扣怎么解,这都是滋味。旗袍在我身上有一种很奇怪的魔力,它会给你一种约束但会让你很舒服。”
在《上海滩》中方艳芸穿了8件旗袍。其中几件是陈数自己选料子做的,因为学了色彩和服饰搭配,她对旗袍有一种独特的审美。
“衬、盘口都是要和料子、款式搭配的。”说起旗袍的话题,陈数的眼神非常明亮,让我想起了黄依依看安在天的神情。“最近,我还想再做几身旗袍,我觉得穿旗袍的关键不是胸而是腰和胯,我属于腰胯比较分明的身材。我挺赞同一句话:旗袍是衣中贵族。但是穿旗袍的那份高贵不是来自面料本身,而是来自做工者的精细和穿着者的内涵。我也同意这个概念,旗袍是女人穿的,不是女孩子穿的。它的美丽更多的是一种气质上的传达、味道和风范,真的是有一定阅历的人才能穿出它的感觉。旗袍在老上海是一种服装,在今天穿就是一种姿态,会与众不同。不可否认,现在漂亮的人越来越多,可穿旗袍好看的人越来越少。”
陈数很认同一句话“经典只能是一次”。在她眼里,“无论是阮玲玉还是张曼玉,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能模仿得来的”。
因为对旗袍的钟爱,陈数专门拍摄了一组旗袍照片。摄影师在棚里做了一面斑驳的墙,并把它浇湿,使整个背景看起来更富有怀旧感。造型师为从不抽烟的陈数设计了手拿香烟的造型,并抓住了她那一瞬间的落寞、孤寂和感伤的神情。由此,陈数幻化成了张爱玲、白先勇、王安亿笔下那些旧上海美丽的女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