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学困生写作问题的终极法宝

(2015-04-21 10:48:19)
标签:

育儿

工读学校

放牛班

体验式写作

教育

从初二到初三,随着学校体验式活动开展的深化,我们班学生接受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当然困难也越来越大。我们规划在初三毕业考试结束之后,组织进行一次毕业远行,希望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能资助我们完成这一愿景。做为代价,我们师生决定制作一本有关学校学习生活介绍的指导手册,送给学校全体师生,同时也是能让我们在毕业之时带走的最具价值的纪念品

http://s4/mw690/001k03o1gy6RFfKlDGz03&690

其实这一切都是学校精心设计好的,目的是要让这些厌学的学习困难生在中考前不再放弃学习。那本他们饶有兴趣准备采访编写的《XX学校学习生活指南》恰是为了解决他们打死也不愿多写几行字的作文问题的终极法宝。

当开始编写这本手册,我们师生一起进行了讨论,罗列出这本手册中应该具备哪些内容。我让孩子们参考一般书籍所应有的部分来设计我们的“产品”,他们觉得首先要有前言部分,还要有目录,接着是学校各部分的介绍,包括教室、寝室、操场、食堂等等。硬件介绍完了还要有软件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校训,时常开展哪些活动,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最后当然还有人物介绍,学校里有哪些老师,每个老师都有什么特点、喜好、趣闻轶事等。为了让读者更直观的了解我们同学的学习生活,我们在最后加上了自己在学校这几年的感受以及印象深刻的事情。

商量讨论结束之后大家进行了分工,哪些同学写哪几位老师,学校的硬件设施谁负责写?软件该如何写、怎么写?当问题越来越多时,多到学生们感觉没有老师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才开始进入各个小组引导与帮助,这个时候老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消化,用于解决他们实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问题与困难。

描写老师的同学被组织去采访老师,描写教室的同学则去实地考察,大家集思广益、目标明确。第一轮的调研结束后,我让同学们请来语文老师,就如何写人写景进行讲解和答疑,然后大家分头写作,我则将要求细化,比如语言简练、幽默,人物的特点交待清楚,要有鲜明的特点。

稿子写完后再请来语文老师,指导孩子们先针对文章中的标点、错别字、段落等基本内容进行修改,再小组讨论语句是否通顺、字词是否达意、事件是否描述清楚?然后让学生节选出一些自认写得较为出彩的段落,隐去文中人物的名字,制作成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大厅里,让学校师生根据文字竞猜,猜猜文字中到底写的是谁?这样一来所有同学的兴趣、热情与参与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巩固。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第二轮的编写,大家写好之后再回到小组中讨论与分享,对第一稿和第二稿前后比较,哪里可以再加工,哪些地方可以换个修辞手法。继续请语文老师来给大家把写人写事写物的要点强调一遍,接着组织大家进行第三轮的写作与修改。

当第三轮完稿后,我和语文老师从所有文章中挑选出几篇相对较为成功的作品,做为范文在班级中讲解给大家听,告诉大家这些文字好在什么地方,怎样才是写得精彩,为什么说它好。同样,我们也会选一点看上去不那么通顺的段落读给大伙听,引导全体同学一起商量,怎样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的更为清晰,换做是你会怎样去描述或者修改这段文字?

几轮写作下来,孩子们已经欲罢不能了,对他们而言这已经不是作业,不是压力,更不是在“受罪”,而是自己的“工作”,是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跟每个人都有连接,推动他们自发的进行第四、第五轮的修改,每个人都享受在此过程中的乐趣,学习已经是完全自主的行为。

有了前言、有了老师的介绍,还有了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环境描写、校纪校规、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所有的一切,我又引导他们思考,那么我们的手册中还缺少点什么?经过讨论,大家觉得似乎还缺少点我们自己的生活片段。接下来我组织大家编写自己在三年初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趣事,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前一阶段,我们已经请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写人写景,那现在再给同学们上一节如何在写作中叙事的课,大家听的仔细认真,老师教的简明顺畅,所有人都在思考着属于自己的文章该如何动笔。

通过这样系统的过程,学生们变得不再排斥写作,而传统意义上的作文课则被我们老师巧妙的融入到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及任务,紧跟团队节奏,没有人放弃也无人抱怨。即便是出现个别人有懈怠,整个团队做为老师的合作者与帮手,会主动教育与帮助他,和老师一起做其思想工作,共进共退。老师不再是学生对立面的“敌人”,而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每个人都和团队的整体利益紧密相关。

以往中考前期准备经验是让学生“背”几篇范文去应考,而现在我对写作这个环节充满信心,这都得益于几年来对学生紧锣密鼓、系统的训练。当得知今年的作文题目是“这里也有乐趣”时,有老师开玩笑说这题目简直就是为我们学生量身定制的。虽然当时我还不敢太过乐观,但我知道这么些年来我们通过体验式学习对孩子们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有所收获。事实也证明,不仅对学生,同样也对我们老师,所有的付出与努力是值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