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口区小东饺子东北老家教育 |
http://www.xl7788.com/wzattach/w_183052_845136.jpg0七年的冬至,按照惯例我们学校要教学生包饺子。那天清晨出完操后,班里孩子的情绪象刚扔进火盆的枯枝,慢慢地被点燃了,看着他们跃跃欲试,按捺不住的样子,我和副班主任陈老师都感到很欣慰。因为这个班是新组建的,这些孩子来自江口区不同的兄弟学校,在原来的学校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游离于班级主流生活之外,很少对集体活动感兴趣。经过我们大半个学期的教育疏导,他们渐渐地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了,这怎么能不令我们欣慰呢?
http://www.minsuw.com/UploadImage/Image/2009050800169438.gif
学校食堂把各班包饺子的食材送到了班级。班上的学生看着我们老师的示范,照葫芦画瓢学着包饺子,学会后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包饺子是实行班级承包的,本班包的饺子越多,那吃得饺子也就越多……孩子们谁也不想少吃。
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大家的眼睛齐刷刷的转向盛饺子的盘子,这可是自己亲手包的……很快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吃饺子的声响。
一切都结束了,我疲惫地走进办公室,伸手倒了杯水,打开电脑准备进行其他工作,这时门口伸进一张紧张的面孔:“老师,快,新来的小东吐了……”“吐了?刚才还好好的!”我带着疑惑快步走进盥洗室,只见小东趴在水斗边,显得十分的痛苦,“快去倒杯水来。”我一边叮嘱报信的同学,一边拍着小东的后背“你感觉怎们样?”我问。“不要紧,老师,我只是多吃了几个饺子,一会儿就好了。”他反过来安慰我说。“你吃了多少个饺子,知道吗?”他笑嘻嘻的说“四十几个……”我一惊“四十几个?老天,这可是重量级的饺子。两个就能顶平常饺子的三个,这么小的孩子一口气吃了四十几个。”我头上的汗马上流了下来,赶紧拉着他慢慢地在教室走廊里走动起来,一直折腾到下午上课,看他一切正常起来,我才放心的让他走进了教室。
接下来的两天,我发现才中学预备班的小东饭量似乎真的很大,每次开饭,他一直埋头苦干,一直到所有人都吃完了,他才不好意思的放下筷子。
那个双休日,由于不放心小东,我骑车到小东家去家访。费了很大的力气,我终于找到了小东的家,一座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的石库门房子。从门洞里走进去,我感觉到这里住了很多人似地,非常拥挤。在邻居的热心指引下,我敲响了小东家的门,门开了,一个中年妇女的脸出现在门口,她不耐烦的问道:“你找哪个?”我赶紧说:“我找小东,我是他的班主任。”“他不在。”门“啪”的一声又关起来了。愕然……在来的路上,根据经验我预料到第一次家访,我们班上的家长可能会非常不友好的。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孩子的班主任上门家访,肯定是来告状的,又给老子惹祸了。不过我还是没想到小东的妈妈竟然给了我一个闭门羹!
不行,不管怎么说,这道门我得进去!
于是,我又敲了敲门,然后静静等着。好一会儿,门打开了一条缝,有人从门缝里往外探望,刚好和我的目光对视在一起。终于她不好意思了,打开了门,没话找话的说:“你是小东的老师?快请进,快请进。”我笑了笑,迈步进了室内。
这个房间只能叫室,因为它太小了。门的左边放着一张小小的两个抽屉的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台旧电视机,桌子的对面就是一张小小的双人床门的右边,放着电饭煲等厨房用品。上边不到两米的地方自己搭了一间小小的阁楼,“上面是小东住的地方。”小东妈妈发现我在打量上面的阁楼解释说。“快坐,快坐。”我坐在靠近门口的小凳子上,和小东妈妈聊了起来,从交谈中我知道,小东妈妈是东北人,和小东爸爸结婚后,就一直靠打零工补贴家用,小东爸爸也早就下岗了,现在做门卫,家庭收入很少。因为孩子的户口随母亲,所以小东到现在还是没有户口,(东北老家也没有报上户口。)小东学的又不好,老师经常找家长谈话,同学也看不起,在原校老师的推荐下才进入我校学习。
我把小东进了我校之后的表现告诉了小东妈妈,当然是捡好的说了,并说了上周小东吃多了饺子的事。小东妈妈连忙说:“这个孩子就是这样,有好吃的就拼命吃,在家也这样。”接着又说了些感谢的话。
走出小东家的门,我推着自行车边走边想,觉得除了刚开始不让我进门有点蹊跷外,这次家访还算正常。当我拐弯进入大道时碰到原来的一个学生家长,和我又顺便聊了几句。因为他就住在离小东家不远的地方,对小东家非常熟悉,这一聊到让我吃惊不小,原来小东家的情况并非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