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铁钉学生学会不放弃--工读学校放牛班体验式课程故事之二

标签:
工读学校放牛班廖炳煌体验教育教育 |
在“尝试—讨论—分享—再尝试”铁钉游戏之时,似乎人人都已经忘记炳煌老师的“达成共识之后就吃饭”这件事。每位学生都在积极尝试新的挑战—将四根铁钉固定在一根大头朝上的铁钉之上,不借助任何外力。伴随着炳煌老师的叮嘱“自己试一下,感觉会很不一样哦”,学生们迫不及待的尝试起来,依旧是叮叮当当的热闹,却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放弃,听到的是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和掌声。镁光灯下,闪耀的是一张张自信又骄傲的脸孔。
这时,学生小靖叫住我:老师,帮我的这个拍一张吧。他手指指身前的“作品”,仰视着我。(学生坐在地上进行这一课程)
好的,你做的真棒。我蹲了下来欣赏。
我举起相机正准备拍,却发现小靖歪过身子,有意的避开了镜头,脸微微有些泛红,却依旧期待的望着我。我有些明白了,小靖在班里一直是个话不多的学生,内向、稳重,上课也很少有自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此刻,在镜头前,和自己的成功作品前,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仍旧是胆怯和拘谨。
来,和你的“作品”靠近些。我一边瞄准取景器,一边挥舞着右手,假装没有注意到,继续轻松而大声的鼓励他。
他却摇了摇头,躲的更远了,不好意思的朝我笑着:老师,算了算了…
没事,来来来,成功的作品要有作者一起合影,这样才有纪念意义。我一边说,一边顺手把他往跟前拉了一拉。
他不再坚持,往前挪了一段距离,尽量俯下身,歪着头,靠近自己的作品,露出了整齐而又洁白的牙齿。
准备好了吗?
咔嚓。定格下来的是一张灿烂的笑脸,那笑容如一朵纯洁的花朵,在春风的沐浴下,恣意的绽放,洋溢着自信与快乐。小靖来到班级一个多学期,从来留给老师的印象是内向、害羞和不善言辞,第一次见他笑的如此灿烂与天真。是什么让孩子改变了?是那四根普通的铁钉,让孩子经历了从不可能到成功,今后不再会为别人一句话而轻易放弃。http://s8/bmiddle/4838a7fdgbedccbf28d87&690
神奇的四根铁钉
凝望着这张照片,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和感慨:这是一群多么纯真的孩子,和所有别的孩子一样,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为了既定的目标而努力,会为获得的成功而快乐。一个小小的钉子游戏也能让他们思考很多:人生、现在、将来,等等。从中获得的成功体验也能让他们学会专注,学会自信,露出真心的微笑。
反观如今的教育,已经狭隘到几乎等同于“文化知识和成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时也剥夺了孩子们从生活中获得成功体验的自信与乐趣,因为“成绩至上”而没有人会关注到他们学习以外的部分。我们放牛班的孩子在常人眼里是所谓的“双差生”,他们一无是处,他们是班级的“害群之马”,甚至他们的人生也已经是灰暗的了。这些消极评价常常会导致学生的自卑感产生,尤其是这些消极评价来自于有举足轻重的权威人士—比如老师时,这些孩子就会把这些消极评价转化为自我否定评价,从而丧失信心,这将直接导致他们陷入自卑情结。所以炳煌在请我们思考3个问题中,就有请老师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老师,当你位高权重时,你的一句话,孩子们就放弃了。”对这些孩子来说,最需要的不是所谓的“自由”,也不是各种娱乐,更不是富足的物质条件,而是来自他人的肯定与鼓励。
我们常常强调: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其他方面和成绩同样重要。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具有追求优越的本能。作为一名工读学校的教师,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去发掘学生所蕴涵的巨大能量,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追求成功和卓越。
其实我们放牛班孩子身上不乏闪光点。
小全身为劳动委员,常常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而受到表扬,他一如既往的坚持着…
患有多动症的小正,经常能在赛场上看到他矫健的身影…
小金学习态度极其认真,一丝不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性格极其内向的小豪,最大的爱好是画画,为我们带来了一期又一期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黑板报…
外向活泼的大海,是文艺爱好者,时常在联欢会上为大家高歌一曲…
小桀最爱语文课,喜欢写作,最崇拜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直在尝试写属于自己的推理小说…
……
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在我眼前闪过,他们和平常的孩子一样,能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为了理想的目标而奋斗,支持他们继续下去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别人的关注与鼓励。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肯定,喜欢被表扬,或许对于他们的过去来说,这些是他们尤为缺失的。所以我们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一些小小的进步,发现一些不起眼的成功,发现能够给学生带来自信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