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兴爱立信华为财报 |
10月底各大上市的通信设备厂商爱立信、诺西以及中兴都陆续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总体来看,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在经历了停滞后,因为移动宽带市场兴起开始出现增长。但具体到各家厂商来说,则喜乐不均。从各家三季度的营收及利润情况,可以估测一下今年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家的发展趋势。
诺基亚西门子第三季度表现不错,季度销售上涨7%,达到29.4亿欧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9.1亿欧元。但运营亏损1.16亿欧元,去年同期亏损5300万欧元。当然,这里面有诺基亚西门子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无线设备业务运营支出以及合并后的运营成本支出。同时,也可以看出,诺西的增长势头很猛烈。
财报显示,中兴前三季度整体销售额增长了7.51%,其中主要增长来自于终端(终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53%)。总体发展也不错,但与一季度实现13.59%的同比增幅,上半年还保持了同比10.89%的增幅相比,三季度中兴增长有所下滑,后劲有些乏力。
其它两家巨头,华为因为没有上市,没有公布相关数据,阿朗虽然上市,但还没有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目前不好评说两家的发展情况。
实质:几家欢乐几家愁
所以,对于各大电信设备厂商来说,第三季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从目前全球五大设备厂商表现来看,通信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爱立信在收购了北电网络后,弥补了自己在北美市场的短板,其强大的竞争力保持了第一集团的领导者地位。爱立信上半年获得了至少25份托管服务合同,包括扩容和新建网络,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托管服务供应商。在3G网络建设和LTE网络建设上,爱立信都处于领先地位。华为、诺西、阿朗,实力都在伯仲之间,虽然阿朗步伐有些缓慢。真正面临严峻挑战的是中兴。
中兴前三季度整体销售额只增长了7.51%,其中主要增长来自于终端(终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53%),运营商网络系统设备部分销售额下降2.58%,与其它几家设备商的差距未能缩小,行业地位始终停留在第五位,面对前面四位拼红了眼的友商,实现之前确立的赶超目标难上加难。
二是中兴要解决技术标准领域配角的地位。虽然是国内领先的通信厂商,但中兴一直难以成为国际主流技术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在无线市场如此,如在WCDMA上始终未能成为主流供应商;在固定网络上也是如此,如在FTTX(光纤宽带网)上之前选择的是EPON路线,导致目前一直未能进入欧洲这个目前固定宽带的最大市场,而竞争对手华为则选择了两条路线并举,既重视欧美主流市场的GPON路线,也没有放弃日韩等国的EPON路线,目前看来是个明智的选择,已经在全球运营商固定宽带提速、国家宽带市场上收获颇丰。以意大利为例,目前华为GPON解决方案已陆续进入TI(意大利电信)、Vodafone意大利、FASTWEB(瑞士电信在意大利的控股子公司)、WIND,而中兴只进入了最小的运营商TISCALI(仅占意大利固定宽带市场4%的份额)。
目前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发展非常不利,西方国家围堵中国的意图很明显。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最近一条消息引起舆论哗然,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标杆企业――中铁建发布公告称,在沙特承建的铁路项目出现巨亏,亏损额高达41.5亿元人民币。消息传来,让国内企业界第一次开始冷静思考,除了时有耳闻的反倾销、触犯专利、欺诈、影响国家安全等层出不穷的市场壁垒之外,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底还要承受哪些风险?中兴做为中国通信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也是走出去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其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中兴在年初换帅,史立荣替换殷一民,确定了“牺牲利润换规模”的市场策略。然而目前大半年过去了,中兴在印度、埃塞俄比亚、印尼、南非等几个主要的海外市场遭遇市场停滞和重大工程进展不顺,这对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很大。如果市场销售规模都难以增长,在利润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净利润率从2009年的4.08%下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95%),中兴面临的挑战只会更严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