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尚/名品宝马x5x之旅 |
8月20-25日,由100多人组成的团队,驾乘60辆刚刚在中国上市的BMW X5旗舰车型,分别从令人神往的嘉峪关、阿勒泰、伊宁和喀什四个地点分头出发,每天行程1200-1500公里,最后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汇合。通过这四条激动人心的路线,在中国地图上再现巨大的“X”图案。
这就是被称为“宝马X之旅”的活动,翻译为英文叫做BMW Destination X Tour 2007,2006年,以宝马X3为主角,第一届“宝马X之旅”成功举行,引发大众对于“X之旅”活动的高度关注。众多的驾车爱好者挤破头参与2007年X之旅的全国选拔赛,即是明证之一。
受此次活动的赞助商、著名德国钟表品牌格拉苏蒂之邀,我有幸参与到了这次激动人心的活动中。我参与这个活动的动力有三:一是非常喜欢X5,二是对新疆向往已久,却始终未能遂愿,三是我想看一看这个准备了半年时间、250位工作人员参其中的庞大活动到底可以组织成何种模样。
所以,从抵达乌鲁木齐的当天起,我就在“处心积虑”地观察组织者的每一个组织细节,最大的一个感受是:虽然这是一个花费巨资举办的活动,但无论是德国方面的工作人员,还是负责操办此次活动的公关公司,基本上没有人会主动提起活动的主角:宝马。更没有人会主动询问媒体:你们回去以后打算如何做报道,需要什么图片欢迎随时联系我。
实际上,我们的行程非常随意,白天,我们开着车穿梭在新疆魅力无穷的景致中,一路上走走停停,有说有笑,宝马似乎只是自驾游的一个工具,和任何适于自驾游的车辆没有什么不同;晚上,我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做一些带有竞技色彩的游戏,不过,虽说有竞技色彩,还要打分、排名,但大多数的参与者却心态轻松,目标只是“不要垫底”而已。
出乎我意料的是,游戏的内容并不关乎汽车,更和宝马毫无关系。第一天,我们和哈萨克族的美女一起跳舞,看谁扭得更熟练;第二天,我们把沿途所拍的照片做成PPT,看哪个小组的画面、音乐和创意更好;第三天,我们在克拉玛依用GPS定位仪满城“寻宝”,比赛谁能最早找到“猎物”;只有到了第四天上午,我们才有了第一个和汽车相关的活动:过桩,但即便是这个活动,也看不出其中夹杂了任何与宝马相关的联系。
决赛当天,四支队伍的第一名齐聚乌鲁木齐,通过射箭、骑车、皮划艇等项目角逐最后的冠军。不参与决赛的选手则在一个美丽的湖边,在临时搭起的蒙古包附近,一边享受烤羊肉串、馕、哈密瓜的美味,一边为自己的队友加油,只有在冠军车队最终出炉之后,他们才坐在宝马X5里、缓缓驶向领奖台,宣告X5之旅活动就此落下帷幕。
我不知道这个活动在最初是如何设计的,可以肯定的是,组织者故意淡化了宝马在整个活动中的角色,但参与者的感受却是:宝马虽然从未出现过,但宝马才是整个活动的精神领袖。
宝马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上却无所不在。这就是宝马此次活动的境界所在。
同样是针对某款汽车的推广活动,换了人来做,结果料定会有天渊之别。且让我们来设想一下最恶俗的做法:请一帮记者过来,每人派发一大堆资料,里面详细地写好了所有希望媒体宣传的“要点”。活动开始,主持人宣布了这个活动的重要意义,宣读了前来参与此次活动的重要嘉宾,接下来,重要嘉宾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这款车对于汽车技术、汽车设计的卓越贡献,并高度赞扬了这款车处处以人为本、处处“彰显”(注意了,不是“体现”,而是“彰显”)尊贵的细节设计,总而言之,这是一款划时代的作品,任何细节都已经达到同时代的最高水准,甚至代表了未来。
接下来,记者们被允许去拍照,去仔细观摩。再接下来,该品牌的市场或者宣传部门的领导接受记者采访,再度高度赞扬这一品牌的汽车。最后,记者心满意足地拿着红包离开,公关、宣传人员则舒了一口气,只等着检查记者同志们的“工作成果”。
正如我曾在刊首语《奢侈品的公关该如何做》中表述的观点,我一向认为,公关、活动其实是一件高智商的活,要找得到卖点,要让参与者舒服,还要花尽量少的成本做尽量多的事,在如今产品极大丰富的年代,确实并非一桩易事。之所以把此次宝马的活动细节罗列出来,就是希望能提供一个我心目中的活动的样本。所谓“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就叫艺术。
当然,X之旅的活动花费不菲,宝马品牌本身已经人人皆知,不论宝马搞何种档次的活动,多少都会起些波澜。但我始终有一个观念:花钱的多少并不与效果的好坏成正比。只要肯动脑筋,便一定能花小钱做大事。还有一个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如何才算是“效果好”,取决于主办方对于活动的理解,假如你的目光只在于多卖两辆宝马,那X之旅是完全失败的。
可见,你的气度有多大,你的目光有多远,才是根本上决定活动“绩效”该往哪里走的核心。(文/杨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