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海有本杂志《咬文嚼字》,开本很小,和《故事会》一样,可以放在西装的口袋里,而又薄薄的,很便宜。这本杂志很有意思,文章短小精悍,特别地严谨,它的职责本来就是像啄木鸟一样地捉我们生活中的不规范的写字和说话,从它的严谨的有点“过分”、给人“害怕”的不活跃状态看,我猜想,不管是编采人员还是作者都是些老气横秋的家伙……
这本杂志在我们小区的便利店里就有卖,我时常地在上班下班时,要买香烟打火机时顺便买上一本,在路上阅读,有时候会哑然失笑。杂志里有部分是讲有关计量和数字方面的规范,我看了觉得非常的好笑,觉得这样的规范当然好,但是,好象在实际的生活中不大可行,不信,那我们就做个游戏……
假如——
那天,我早晨去菜市场买菜,那个“咬文嚼字”的家伙就盯上了偶。他穿着长衫,手拿教鞭,戴着光圈很厚的眼镜,板着脸。在菜市场,我看上了活蹦乱跳的河虾,我对是农民工的摊主说:“我要一斤。”他教鞭一挥,“这个不规范,要说500克”。
我纯心耍弄他:“我要半斤。”
他说:“是250克”。
我说:“我要二两半。”
他稍微一怔:“是125克。”
我说:“我要一两半。”
他又转了下眼珠子:“是75克。”
我气了:“喂,你怎么这么有精神,我明明是用简单的字节就表达清楚了,你还罗里罗嗦地用了那么多的字节。”
他说:“我不管,反之要规范。”
摊主着急了:“你到底要多少?”
我说:“175克。”
摊主吧嗒吧嗒地翻着眼珠子,不明白是多少。
他也着急了:“笨蛋!就是三两半。”
我马上抓了他的辫子:“你犯了两个错误,一个说了不文明的字眼,还有不规范的……”
他灰溜溜地输了,我反而赢了。
在门口,他问我,“下午去哪儿?”
我说,“去朋友那里”。
他问:“离这里多远?”
我说:“有二里地远。”
他说:“错了,应该说距离这里有2千米地远。”
我觉得别扭,他的态度倒好起来:“还可以这样说,有1公里远。”
我说,“我还有一个朋友,离这里半里地。”
他说:“不对,是500米远,或者4分之1公里远。”
我说:“你辛苦不辛苦?”
他说:“我不管,反正要这么说。”
小区的黑板报,被他捉了。他叫来了写黑板报的人,指着上面的一句话,“这句话要改一改”。
我一看,是写着“七上八下……”
他说,要改成“7上8下”。
我困惑,看到旁边有“万寿无疆”的话,就先上去改成“10000寿无疆”。
他看了看,说:“这样也对,不过,要说明,读应该读万寿无疆,绝不能读‘1万寿无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