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430.photobucket.com/albums/qq27/fyck201/cnpaint_2004.jpg
上海的《东方早报》在周日副刊《上海书评》的封底,有个“海上书房”的拦目,有每个文化人的书房大幅照片,文字解说中有个问答题:“如果让您一个人只准带一本书去一个地方,您会带哪本”?当然每个文化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要我回答,我就答:《庄子》。
对庄子的热爱,有许多自己写的文章就可以说明了。我弥弥之中总有这样的感觉,我和庄子的血脉是那么地和脉,是那么地契中。
《庄子》一书多是寓言故事、圣哲之言和荒诞之语来表达深刻的哲理,读起来十分有趣。
庄子的道学,据说传承于老子。因为他们都认为道无声无形,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不知不觉地对万物的生死荣枯变化发挥作用。但庄子讲的道,跟老子似有不同。老子讲的道,类似于如今讲的自然规律,基本上是属于唯物主义的。而庄子讲的道,就多了点神秘的色彩,他基本上是属于唯心主义的。
有意思的是,后世的道家以老子为宗,却莫名其妙地走上了唯心的道路。事实上,如果他们把庄子奉为鼻祖,似乎更逼真一些。
当然,我们似无必要议论庄子是唯物还是唯心的,他“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却非常值得我们欣赏。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说要做一个伟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要保持精神的独立,顺应天地之道,在有为和无为之间,顺其自然,平和地看待万事万物,清不喜,浊不嫌,不去责备世间的世世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宠辱不惊,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与大家融洽地相处,身在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一个人要是达到了这种境界,他的心灵就获得了大自由、获得了大自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