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湫水山巅
(2025-07-20 17:07:25)
标签:
情感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7月17日晚上,农历是六月廿三,我在三门最高最长的湫水山上。
小暑已经过去了10天,再过3天就入伏了,夏天已经直扑而来。可是,到现在还不大热,三十三四摄氏度的温度好像只遇到过一天,这主要是托刚刚过去的台风“丹娜丝”的福。在我们家乡,夏天热不热,主要是这一年的台风多不多。台风,是我们家乡温度的调节器。
“丹娜丝”走了已经有好几天了,今天又热了,温度到了摄氏33度。
晚饭后,妻提议说去湫水山顶乘凉,叫她朋友带上刚买的户外移动音响,吼几曲。有歌唱,我有些心动。于是,约了三五朋友,驱车上山。
此次,我们是经悬渚村的北面上去的。到得回龙庵,继续上行,发现原来的泥土路已变换成平整光洁的柏油路。恍然想起,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到湫水山了。虽然,作为三门的最高山,我每日在东窗看到它雄壮的身影,但是,那是隔了浓绿深绿浅绿的几重山,才是黛青色的湫水山。不过,想看到它的顶峰王戏梁,还得移步到小阳台上才行。
一年四季,我都在窗前眺望湫水山。春季雨水多,湫水山总是罩在雨雾的帘幕中,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夏天,虽然隔得远,在万物勃发的季节,明显地可以看见湫水山长胖了;秋天,山水明净,悬挂在它顶上的月亮,如我家擦得干净的明镜,可以照见我日渐衰老的身影;冬天,我总是在它的顶峰,瞧见每年的第一抹寒雪,把它妆扮成一个上了年纪的白头翁。
过回龙庵不久,以为会凉快了,就打开车窗,谁知吹进来的空气,还夹着丝丝的热意。不过,也就上升了几百米的高度,风就凉爽了,没有了丝毫的热感。
沿着曲折的山路,吹着沁人心睥的山风,我们在一个风车下的平坛安营扎寨。这里不是湫水山的最高,但也和王戏梁近在咫尺了。
此时,天已微黑,西边山上还有一抹长长的晚霞,如彩缎高挂苍穹。看不到星星,只有各色不同的晚云,疏朗地杂布空中,映出夜光中的蓝色。
安置好音响,打开电源,我迫不及待地开唱。除了我们一行六人,周边只有飞禽走兽在听我的歌,夏虫好像想和我比赛,拼命地扯开嗓门大喊大叫。我承认,在自然的交响乐面前,我的歌声就是不入流的噪音。
唱了几曲,天也暗了,云的缝隙间,有几颗星星朝着我眨眼。望向王戏梁,只见一帘白白的晚雾,正漫上峰顶,准备把这三门的最高覆盖,弹奏一曲“山高我为峰” 的强音。
走去平坛的边缘,树草的下面,西南边是我的家亭旁,西北边是县城海游。此刻,都沉浸在万家灯火的光辉里。县城,自然不用说。想不到的是,我家乡的夜景竟然也是这么璀璨?我的内心,有感动的情愫涌上我的眼睛,泪眼矇眬中,我突然知道,俯瞰故乡竟是这么幸福快乐。
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我忽然想起浙江城市篮球联赛预选赛正在临海进行, 晚上是三门对战椒江。这次三门队发挥不错,作为三门人,我也高兴。但是,我对于网上的一些声音,是持不同态度的。我始终认为,体育比赛只是娱乐而已,对国计民生作用不是很大,赢了可喜,输了也不过如此。然而,有很多人过度解读,甚至连“剁椒鱼头” 这盘菜都搬出来来了。“剁椒”,就是把椒江剁掉。这明显的是赤裸裸的攻击了,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在提倡和偕的社会里,是不应该这样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那么,还是去乘凉唱歌吧。
愉悦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已经十点多钟了,但我们还意犹未尽。可惜没有带着露营的设备,只好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