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生的第二块手表

(2025-01-09 06:28:52)
标签:

旅游

文化

情感

分类: 散文随笔
踩着2004年年的尾巴,走了一趟港珠澳大湾区,在波澜壮阔举世闻名但社会效果大于经济效果的港珠澳大桥上来回了好几次。我在十几年前已经去过港澳,此次要不是为了港珠澳大桥,我是不会启动这个行程的。
12月30日下午,在澳门澳亚国际购物店,购买了一块瑞士产的英纳格手表,付人民币7077.44元。
人的想法随时都在变化着的,自从用上了BB机,之后是手机,手表的计时作用就失去了。以为此生再也不会去买手表,再戴手表了。
以前的想法是,计时有手机,戴手表很麻烦,说是累赘也不为过,就是有人送给我,我也不会去戴。
谁知,这次到了香港,就有了买手表的冲动,但是因为香港的导游情商不高,说话得罪人,就打消了购买的欲望。
到了澳门,进了购物店,看中了这款,也是听了澳门导游的鼓捣,说是英纳格机械表计时准,中央电视台报时都是采用它的时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是相信了。我个子矮,属于坊间说的三等残废,因此手腕也不大,就挑了个中等的表盘。其实,就我的手腕,女表正合适。但我不可能买块女表戴啊?
本来打算买10000元左右的,看看这款低于我的预算,但也接近。
我这人直来直去的,不晓得讲价,店家和导游说是折扣价,我二话不说就买了。后来碰到其他团的老乡,告诉我5000元左右就可以买下。我也不以为意。手表是奢侈品,用价格很难衡量,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都是不要紧的。
我买的这块手表,花钱7000多,心理价位就是7000多元,和别人说,也肯定是这个价,而不会告诉这块表只值5000元。正如一件衣服,标价10000多元,打二折2000元。我们买了,就不敢说这衣服10000多元,只会告诉别人,是2000元买的。如果不打折,它就是10000元啊。
人的心理价位有时就是这样。
回到家里,老婆说我这块手表可能是假的。我想,香港澳门的商店卖假货好像不大可能,最多是高仿吧。
晚饭后散步,路过一家超市,门楼的旁边,挂着一块招牌:专修瑞士手表。心想,这个店主对于真假,总是会鉴别的吧。进去叫他看了下,他告诉我,不是高仿,是真正的瑞士进口表。
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真假的问题解决了,价格不是真正的问题。就怕花了近一万元的钱,买了个假货,那才是亏大了。
自此之后,我会有事没亊地捋起衣袖看手表,看时间也不去找手机了,而是专找手表。我早过了显摆的年龄,况且,年轻的时候也不大显摆。大概只是新鲜吧。
这让我想起我戴第一块手表的时候,热乎劲比现在还大。那时,不光我这样,只要是戴了手表,就会时不时地把衣袖卷起,让手表露出来,就是不卷衣袖,也会不经意地找手捋臂,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戴了块铮亮的手表。
看见手表,也让我想起在供销社柜台卖百货时的一个笑话。一个乡下老头在买了一个大钟后,付了钱,看着旁边的一块手表,对我说,我买了这个大的,这个小的可以搭配给我吗?我愕然,却又不敢笑,只好耐心地向他解释,小的比大的贵上七八倍,还要凭票购买。
老头似信不信地走了。
我的第一块手表是在中专毕业后,刚参加工作时,花120元买的上海牌手表,这相当于我当时的3个多月工资。时间是1982年。读书3年紧熬慢熬攒下的钱。记得那时还是紧俏货,凭票供应。我是托我同学开后门买的。
当时的国产手表没有几种,市面上卖的最好是上海牌,还分半钢全钢,我买的是全钢的,半钢的上海牌不到100元。至于是几钻的我已忘记。其它牌子的还有钻石牌,半钢的70元,全钢的75元,位列第二,最次的是中山牌,全钢的40元,半钢的30元。不过,都不容易买到。
在那时,手表不管贵贱,都是身份的象征。一般的家庭是舍不得买它的,实际上也没有余钱买。只有在嫁女或娶亲的时候,富裕的家庭,才会在置办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这“三转一听”的贵重物件时,一并购买。
那块上海牌手表,不知道戴了多少年,现在也不知道它去了哪儿?大概是在配了BB机后,失去了计时功能,不经常佩戴它,渐渐地不知所踪了。
看着现在戴在我手腕上的这块表,我是真不晓得会戴它到什么时候?我想,这是我这一生的最后一块手表吧。不过也不一定,人是会随着时间地点年龄等因素改变的。
看见现在的表,我才想起我的第一块表,上海牌全钢手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去泰国(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