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桥穿洞贵州行(17)

(2024-06-15 20:54:39)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靑岩古镇
青岩古镇是我们此次贵州行的最后一站。
想不到,兜兜转转十几天,我们又回到了贵阳市。
我们是上午九点钟到达青岩古镇的,脚下已是贵阳市花溪区的地面,距离贵阳市中心也不过29千米。
该镇是广西进入贵阳的主驿道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进出贵阳的很多物资都要经过这里。古代的茶马古道也从镇里穿过。
因为是交通要塞,军事上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这里设铺和塘,驻军建屯后,就成为了明清两代的军事重镇。
和镇远古镇一样,这也是个因为军事而兴的古镇。
我们是从南门定广门进入古镇的,这是明清时代的旧物,初建于明天启年间,之后不断地重修增建,遂成了现在的规模。城楼是三开间重檐歇山式顶木结构,屋顶是青灰色瓦覆盖,泥塑脊饰。
青岩古镇自古有东南西北四门,现仅存南门和北门,而定广门是四大城门最为气势恢弘的。
穿过城门洞,迎面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这是赵理伦的百岁坊。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奉旨建造,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高9.5米,宽约9米。正中的横额上,镌刻着道光皇帝的题额,正面是“七叶衍祥”,背面是“升平人瑞”,上端有“钦赐”二字。富有特色的是抱柱的四对石狮子,既不是站狮,也不是卧狮或蹲狮,而是下山狮,八头狮子头朝下尾朝上,仿佛是从高山上俯冲下来。
在古代,一叶是15虚岁,赵理伦活了102岁,也符合“七叶”的数字了。古时人的寿命普遍不长,能够活上100多岁,也确实是“人瑞”了。
古镇里原来有八座牌坊横跨在石板铺筑的大街上,现在仅存两座百岁坊和一座贞节牌坊。这是其中的一座。
赵理伦的百岁坊就矗立在古镇的主街明清街,我们从牌坊底下穿过,沿着明清街,自南向北一路闲逛,一边在古建筑间穿行,探幽访古,一边在俯拾皆是的酒肆、酱铺、老腊肉、山货、时鲜百货中逡巡,问询人间烟火。
在街上走着,两边的店铺里不时地有卤猪脚的香味飘来。这是青岩镇的著名美味。据说,当年赵以炯带着他母亲给他做的卤猪脚,跋山涉水去北京赶考,高中状元。因此,当地人又叫它“状元蹄”。赵以炯是自古以来,云贵两省的第一个文状元。他的故居----状元府现在还在,我进去转了一下,表示我的敬仰。在这崇山峻岭中,出了一个全国第一,那是不得了的事。可见,青岩这个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在南明清街拐向北明清街时,我们走进了一个幽静的石头巷。
如果说,明清街商业味烟火气浓郁,那么,背街这个石头巷让人觉得走进了古老的时空。小巷不宽,石头筑就。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风霜雨雪的冲刷、磨砺,已油光水滑,人走在上面,可以看见自己清晰的倒影,两边一人多高的院墙,全部都用片石砌成,层层叠叠,墙上攀爬着藤萝野草,石缝间长满苔藓,使得古巷在古老中透着生机。很多喜欢摄影的游客,架着“长枪短炮”,在这里尽情地拍摄。确实是一个取景的好地方,怪不得那些独具慧眼的摄像师,都把这里当作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地。
天在下雨,我冒雨在背街的石块石板间穿梭,一不小心就跌进了岁月的深处。天公作美,走在背街,是得有雨陪着。
正在我思接千古,不知今夕何夕之时,已到了背街的尽头,北明清街的喧闹惊动了我的思古幽情。我重新回到了烟火人间。
买了一个“状元蹄”啃着,我走出了北门,爬上了高高的城墙,向古镇作最后的告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