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桥穿洞贵州行(8)

(2024-03-31 14:23:14)
标签: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镇远古镇

我们是下午四点到达镇远的,晚上住在这里。
这是我第二次夜宿镇远古镇。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出外做生意,做的是贩卖铅锌矿的买卖。为寻找铅锌矿,到过云南贵州,最后在甘肃的天水落脚。
在贵州的时间,有一个晚上,就住宿在镇远古镇。那时候为稻粱谋,没有心思淤山玩水,对古镇也没有太大的印象。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舞阳河的声响。记得我们住的是舞阳河边的一个高岗上,客栈的脚下就是日夜奔腾的舞阳河。入夜市声人声消退了,舞阳河的涛声更加响亮,整个夜晚,河水的奔腾,摧墙裂屋,轰鸣震耳。好在那时年轻,可以伴着涛声入眠。
也因此,记住了舞阳河,以及河两声的镇远古镇。
这次到了才知道,镇远古镇是五A级的旅游景区。以一个县城而入五A,在全国恐怕为数不多,足见镇远的厉害。
镇远,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开埠的历史己经有2200多年。因为有了舞阳河,镇远成了交通枢纽,也成了战争年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这从这里多码头多古道可以看出。
因此,它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可见战略地位的重要。
古镇是沿着舞阳河两岸,呈 “S”形修筑的,绵延有几公里长。
要在一个黄昏游遍整个古镇,是不可能的事。只有择重点地走。
青龙洞是肯定要去的。
打的到青龙洞。一边是舞阳河,一边是不高的悬崖峭壁。可是,就在这陡峭的山坡上,一大群古建筑蜿蜒在上,雄伟壮观。从山下走过,仰望佛寺丶道观丶佛家书院丶江西会馆等建筑,让人想起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的悬空寺。怪不得有人把这里称做“南方悬空寺”。
从“南方悬空寺”下的河边左转,我们踏上了朱元璋时代的古桥。传说桥墩是张三丰用豆腐垫的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也只是传说而已,不过是借此说明道士张三丰法力强大罢了。
祝至桥,原名“溪桥”,后来因为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桥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 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为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古人用了256年才修建完此桥。是横跨舞阳河的七孔石桥。
真是一座奇特的桥。
不仅明淸两代修一座桥,奇怪的是,桥上还筑了一座阁楼,叫“魁竖阁”,清光诸年阁造。因左是方南贵州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当地人祝愿两省学子“魁星占斗,高中状元”。因此,又叫“状元楼”。
走过了祝至桥,我们就在石屏山下游走了。石屏山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0多米,沿镇远古城东西绵延2.2千米,实实在在地是古城的天然屏风。
我们一边欣赏石屏山的雄伟壮观,一边在山下的古巷道古民居中穿梭。镇远古镇的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等。这些古巷交叉衔连、互相通达。古井遍布全城,有圆有方。较有名的四方井、猪槽井等。镇远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的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名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它的“歪门邪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大仃不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不与大厅院落正对,而是把门斜斜地对着街道,形成了“歪门邪道”的格局。
不知不觉间,天已暗透。古镇的灯光渐次亮起。
万家灯火,占亮了古镇,也点亮了舞阳河两岸。这时,游人更多,他们都是来看夜景的。我们贴着河水走,灯光下,镇远古镇有了两座城,一座真实的水上古城,一座虚幻的水下古城。两座城在璀璨肘火中,都美仑美奂,金璧辉煌。
可惜的是,我始终找不到当年住宿的地方。沧海桑田,人永远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好大一个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