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穿洞贵州行(5)
(2024-03-10 21:56:47)
标签:
情感文化旅游 |
分类: 散文随笔 |
肇兴侗寨
吃过中饭,我们前往肇兴侗寨。
前往的道路也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一会儿过桥,一会儿钻洞,村庄不时地点缀在山坡林间。好在高速路况良好,车辆又不多,没有我们浙江繁忙。路上的车辆多少,可以显示一个地方经济的繁华与否。贵州的交通很好,但车辆不多,说明它的经济不是很发达。
去肇兴侗寨,我的内心有点小激动。作为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全国四大分会场的地方,肯定是大有看头的。
肇兴侗寨的景区大门,新造了若干个侗乡的标志性建筑-----鼓楼。
从大门进去,一条油光水滑的古朴石板大街,引领我们深入侗寨人家。
据说明天要举行侗区芦笙大会,赶早的侗寨已经派芦笙队提前进入。按照侗乡习俗,本来芦笙大会是在每年的中秋节举办。不知今年为何在农历九月十二开办。
也是我们有幸,躬逢盛会。
我们住宿在由双溪汇流而穿寨而过的肇兴河边的民宿里,触目都是风景。
从寨中的街道上走过,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家家户户杀牛丶杀兔丶杀鸡,一派节日气象,热闹非凡。
饭前饭后,华灯初上,仁义礼智信五团的五座鼓楼在灯光的映射下,通身发亮,金光闪闪,壮观极了,漂亮极了。
一般来说,区别苗寨和侗寨很简单,有鼓楼的是侗寨,没有鼔楼的是苗寨。
侗族人会向我们介绍,说自己的鼓楼是诸葛亮造来指挥作战的;更有侗族人脑洞大开,说鼓楼是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的。
鼓楼的形状如宝塔,在侗寨中属 高层建筑,因楼上置鼓而得名。鼓楼底部 多为四方形,顶部却是八角形,全木结构, 以榫头连接,不用一钉一铆。鼓楼底层的中央有青石砌的火塘,四周配有长凳。火塘四周竖立着4根粗大的擎天柱,称为 “金柱”,象征一年四季,而四周的12根檐 柱象征一年 12个月。冬天,寨民们在这里烤火聊天,上至鸡毛蒜皮,下至天文地理,间或聊聊年成。在不经意的讲谈中,就决定了寨里的大小事项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鼓楼的功能也相当于我们汉民族的宗祠。
在侗寨,凡有鼓楼的地方,一般都有廊桥,也叫风雨桥。因为顶部的廊檐上画有侗族元素的彩绘,所以又叫花桥。这也是侗民们夏天纳凉休闲的地方。
因为侗族人喜欢载歌载舞,因而在鼓楼和风雨桥的旁边,必有戏台。
肇兴侗寨位于
心里兴奋,再也不能入睡。走在街上不时地有背着大小芦笙的侗族老少和我擦肩而过。街上源源不断地涌来侗族老乡和游人,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为了芦笙大会,才九点钟,家家户户就开始吃中饭了,饭菜很丰盛,牛肉兔肉鸡鸭肉,淡水鱼,当地酒水,应有尽有。芦笙队吃的是肇兴侗寨五个寨子人家的派饭。
侗族老乡热情,我路过的时候,纷纷邀请入席吃饭。
因为跟团,就不能自由安排,我们十点半钟离开了肇兴侗寨,没有看到芦笙大会的盛况。但也不虚此行,芦笙大会的热闹氛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这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