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碗拉面

(2023-04-30 16:13:39)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拉面馆,在我们这个滨海小县的县城,也开了许多,一般都是甘肃青海的回族人经营。

我喜欢吃拉面,时不时地会去吃上一碗。大鱼大肉吃多了以后,我都会去吃一碗心心念念的拉面。或者感冒之后,不吃药,找上一家拉面馆,叫上一碗拉面,撒上辣椒粉,再自己剥上几头大蒜,吃得全身冒汗,感冒就好了。比吃药还要灵光。

当然,拉面馆除了不卖猪肉,其他的牛肉羊肉品种还是有几十种,但我一般只吃牛肉拉面。拉面馆惟一让我不如意的是,在里面不能喝酒。但这是他们的习俗,或且说是禁忌,我也只能遵守。入他店,随他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就这样,吃着吃着,我把一碗拉面从6元吃到了今天的12元,而牛肉片也比原来的6元少了许多。饶是如此,我也还是一如既往,照吃不误。

吃拉面,可不要少了观赏店主的拉面动作,看着他把一块长面团,不断地拍、抻、拉,拉成数根发丝那样粗细。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场艺术表演,说是盛宴也不为过。

拉面的配料其实简单,汤是肯定的,不知是怎么熬制的,喝起来鲜美爽口。面是主角,柔而韧,不管放多长时间,也不会糊。牛肉虽然只有几片,却也起到点睛的作用。没有这几片牛肉,就称不了牛肉拉面。当然,有很多人是加荷包蛋的。香菜也是必不可少的。香菜,又名盐荽、胡荽、香荽、延荽、盐须子、漫天星等,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到甘肃青海一带,我们南方是很迟开始吃的。恐怕就是从拉面一起传入江南也不一定。如果碰到会做生意的店主,他们会在面里添加几片白萝卜片,这会增添拉面的口味,也会给面条改变色彩,使这碗拉面更加地鲜滑爽口,还赏心悦目。

拉面虽然涨了一倍,在当前的物价下,还是便宜。因此,很多的低收入者都会时不时地去吃上一碗,既熬肚饥,又经济实恵。

当然,我的经常去吃拉面,不是贪图它的便宜,而是喜欢它的味道。和别人不一样,我每吃拉面必加拍扁的大蒜头,或者碎蒜末,我认为这是绝配。如果不添加大蒜头,那拉面就没有这样吸引我了。

一来二去,我经常去吃的拉面馆老板都知道了,会主动地为我加上大蒜头。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拉面加大蒜头,应该是我的喜好之一吧。

在我几十年的认知里,以为拉面都是回族人做的。最近才知道不是。我的休闲室左边数百米右边数百米都有一家拉面馆,左边的偏咸,右边的偏淡,这给我提供了选择,想吃咸的时候往左,想吃淡的时候往右。拉面馆一般都是夫妻店,夫妻两人,有时候子女帮忙,不招打工的,赚来的钱到净。左边的店主叫 马义海 右边的店主叫 庞海马提 看着他们的装束差不多,习俗也一样,都不允许在店里吃猪肉喝酒,就以为他们都是回族。 有一次我在左边的拉面馆吃了拉面后,称赞了一句,你们回族人煮的拉面还真是好吃。谁知竟然被店主教训了一通,我们不是回族,是东乡族。东乡族知道不?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现在好像又加了一个,变57个民族了。之所以我们不吃猪肉不喝酒,是因为我们信仰的都是伊斯兰教。别看他每天都在灶台和店堂打转,知道的事还不少呢。

又有一次,我问右边的店主他姓什么,他说姓 “庞”。 我知道这家店主是回族人。而回族人的姓名很复杂,由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地名、部落名等组成,后来汉化,很多族群,改了汉姓。这“庞”,肯定是姓氏汉化的结果。我没有和店主就此进行探讨,有时候话说多了会惹麻烦。

我只吃我自己的一碗拉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马恩施(3)
后一篇:乡下木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