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大明:语言经济学的疑问与混乱

(2010-12-02 18:39:11)
标签:

语言战略

语言经济学

徐大明

教育

分类: 宏观视野
 语言经济学将语言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在把经济学概念应用到语言现象时也出现了一些疑问或混乱。本文围绕语言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试图进一步澄清语言的“资源”、“选择”、“成本”、“收益”、“贸易”和“市场”等经济学性质,希望对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语言是稀缺资源吗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既然是语言经济学,其研究目的之一便是社会怎样管理自己稀缺的语言资源。那么,语言资源是稀缺资源吗?或者更具体地说,我国的语言资源稀缺吗?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我国语言资源丰富”,似乎没有“稀缺”的问题。但是经济学上的资源稀缺性是定义性特征,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显然这是一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对语言资源的分析一般联系人力资本理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源。劳动者的语言技能,特别是在工作中能够发挥作用的语言技能,构成人力资源的一部分,而且可以成为一种人力资本。但是,这种资源稀缺吗?一般人很难有语言资源匮乏的感觉——许多会说话的人还面临失业的困境,怎么会有语言资源不足的问题呢?事实上,恰恰相反,也许失业还跟语言资源的缺乏有关。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就可以发现语言资源的匮乏。因为从经济活动的需要来看,我们的人力资源中蕴涵的语言资源还不适应当前多语市场的需要。即使不考虑外贸和其他国际交流,只考虑我国各族人民的各方言群体的经济生活的需要,历史造成的语言分割和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局限,也使语言资源的稀缺性显露无遗。不用说世界上的6000多种语言,就是中国的100多种语言,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掌握。一个人的语言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想无障碍地与全国讲不同语言的人沟通是不可能的。即使所有的人都有学习普通话的愿望,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没有学习普通话的条件,或者是因为年龄太大,或者是没有语言环境,或者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等等。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语言资源也永远是稀缺的。

语言方面有什么权衡取舍 
      如果人们没有任何选择的话,就不会有经济学;如果语言方面没有选择的话,也不会有语言经济学。语言经济学帮助我们在语言方面作出“最经济”的选择。在个体层面上,我们可以考虑一个人怎样决定如何配置他的语言资源,这包括他已经掌握的语言能力和他仍然具有的语言学习能力。他可以决定继续应用他既有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决定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有意识地扩充和改进他的语言能力。如果他决定扩展他的语言能力,他可以决定是学一种新的语言还是改善他既有的语言。在社会层面上,对标准语和方言、母语与外语也有类似的选择,这一般是体现在语言教育和教育语言的政策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选择少开设语言课而将课时分配给数学课或其他课,也可以选择开不开外语课,如果开,可以选择在低年级开还是在高年级开,可以选择注重读写还是注重听说;还可以选择教育语言是全部用标准语,还是部分用方言,或者外语。选择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无论怎样选择,总课时是有限的,注重了一方面就忽略了另一方面,增加了一方面的投入就减少了另一方面的投入。

      因此,在个人和家庭的层面上,语言方面可以是有选择的,个别的选择累积成形成了社会上的大趋势。政府也可以为民众作出语言上的选择,但需要关注民众的意愿,了解民众的实际情况,考虑效率和公平的均衡问题。

语言决策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选择的结果是在得到一种事物的同时放弃了另一种事物,被放弃的事物成为被选择的事物的机会成本。语言决策也不例外,有它的机会成本。因此,在为子女选择一种外语环境的时候,父母是在减少或消除了他的母语环境。多少外语环境和多少母语环境的组合是最佳选择,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为个人和家庭的顾问,一个语言经济学家必须提醒当事人语言决策的机会成本。如果是为企业做顾问,语言经济学家可能需要提醒企业家采用某种语言作为企业工作语言的机会成本,也许还要帮助他计算做不做职业语言培训的机会成本,也许还要帮助他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管理和服务中的特定语言内容并发现这样做的成本和收益。而作为国家的语言政策顾问,语言经济学家需要发现人力资源用于外语学习的机会成本;如果消耗该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外贸,是否可以将它转用于推进自己的语言成为贸易语言的工作?如果国家的既定政策是保持一定量的外语学习,那么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外语的机会成本就是未被选中的其他外语。在决策时是否比较过这些外语的经济价值,是否比较过学习这些不同外语的成本和收益?是否考虑过改变语言教育政策、实施新语言教育政策的成本,以及不改变现行政策可能导致的代价和后果?

语言贸易是可能的吗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贸易:贸易改善贸易各方的状况。那么语言贸易是可能的吗?显然语言和方言的个数不是市场上可以交易的量,但国家之间是存在语言贸易的。中国从美国进口了多少英语显然不是以英语的个数计量的。但是,进口了多少英语书籍,多少英语教师,多少英语电影是可以以美元计量的;相比之下,我们向美国出口了多少中文书籍,多少汉语教师,多少中文电影也可以同样计量。在具体的数字计算出来之前,我们可以有把握地估计:在这方面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逆差。难以计量的是文化影响,但恐怕两者之间也是正比关系。不过,语言归语言,文化归文化,至少某种语言元素是可以在理论上从文化中离析出来的。这里我们希望有人在语言贸易中的分析上作做类似的工作。

语言市场什么样 
      要想有发达的语言经济,需要要发达的语言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语言产品有明确的市场价值,可以进行交易。语言市场首先包括语言技能的市场。但是,语言技能是包含在劳动力当中的,所以有时很难分开。事实上,如果语言技能在市场上不能与其他技能区分,就说明该技能不太重要,是语言经济不发达的一种表现。语言技能有时无法区分,是因为该技能不是专业化的技能,因而缺乏明显的界限,无法按照给定的标准去衡量。因此,语言技能评估标准的客观化和专业、行业语言标准的制定是语言技能实现其市场价值的一个条件。传统的语言产业主要包括翻译、语言培训和语言科技。在我国这些产业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目前的情况是,语言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例如,还没有商业化的方言翻译。

      以上几个问题的选定有一定的随意性,但都试图针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将经济学概念应用于语言现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语言虽然包含许多典型的经济元素,但将其与其他元素区分开来也非一目了然。认清语言的资源性质、发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发展语言经济。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来源:http://news.nju.edu.cn/show.php?id=130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