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师弟邢岷山的微信,12月12日晚他与姐姐邢金莎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昆粤折子戏,邀请我去观看,因我这两天在河北的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大学等学校讲演,很遗憾无法前往观看助兴,特订了花篮以示庆贺。

邢岷山

邢岷山剧照

邢岷山在昆曲《浣纱记·寄子》中饰演伍员(伍子胥)
邢岷山是我在浙江昆剧团学习期间的师弟,他在学校里是工老生的,文武具备,我们同窗三年,在演出昆剧《闹龙宫》时我演孙悟空他演龙太子,我去拍《西游记》后,他于1987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曾主演过电视剧《武生泰斗》、《白眉大侠》、《天桥梦》、《赵丹》等等,还有多部话剧、电影作品。
邢金莎
邢金莎在电影《红楼梦》中扮演袭人
邢金莎扮演的昆剧角色

2010年2月参加东方卫视的《上海市各界人士元宵联欢晚会》时与邢金莎合影,我扮演周信芳
邢金莎(也叫邢金沙)是我在浙江昆剧团学习期间的同学,唱念做打俱佳,曾在1989年的电影《红楼梦》饰演袭人,1986年她定居香港,在无线电视台做配音演员,其声音娇柔甜美,由她配音的影视剧如《青蛇》、《金枝欲孽》、《大时代》等深受好评,2007年成立了“邢金莎昆曲传习社”,2008年在香港举办了个人昆曲演出专场。近来她经常回内地参加昆剧的宣传演出,2010年2月我参加上海东方卫视的《上海市各界人士元宵联欢晚会》时曾与她见面并合影。

我在昆剧《三岔口》中扮演任堂惠
昆曲被尊为“百戏之祖”,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太仓南码头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在昆剧《伐子都》中扮演子都

我在昆剧《百花赠剑》中扮演海俊

我在绍剧《悟空借扇》中扮演孙悟空
1976年6月我在上海高中毕业后,考入浙江昆剧团艺校,专攻武生,是“世”、“盛”、“秀”、“万”中“秀”字辈的武生演员,我是大班的学员,邢岷山、邢金莎是小班的学员,我们朝夕相处,一起练功、学习、演出,我、邢岷山、何晴、郑益萍后来都改行搞影视了。
与邢金莎在昆剧《借扇》中
1981年秋我们排了一出昆剧《借扇》,专门从小班调来最好的文武全才的邢金莎扮演铁扇公主,这个角色虽是刀马旦,但唱腔也很多,除了保留由昆曲传统的《借扇》中大家熟悉的精华部分,又融入了我父亲六龄童的绍剧章氏猴戏的一些艺术风格(我的脸谱和表演风格基本是按父亲的路子表演的),邢金莎基本是按过去传统戏的路子表演,还大胆的加入了舞蹈的托举动作,配合默契,受到大家的首肯与鼓励。继《借扇》后我又排演了昆剧《闹龙宫》,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支持,伯父七龄童、父亲六龄童曾在绍剧舞台上演了三十六本《西游记》连台本戏,本来希望在昆剧舞台上像他们那样演出全本的昆剧《西游记》,但因机缘巧合于1982年初被杨洁导演选中出演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2008年11月与浙昆的同学们聚会时合影
2008年11月16日我回到杭州,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浙昆原“世”、“盛”、“秀”、“万”字辈的四代演员欢聚一堂,参加了“雅韵天香·金秋昆曲”演唱会,邢金莎、邢岷山、何晴等老同学都参加了演出。
我在浙江昆剧团的同学程伟兵(在央视版《西游记》的《祸起观音院》中扮演蛇精)刚刚完成了一个以海峡两岸为历史背景、描写京昆艺人悲欢离合的31集电视连续剧《明月几时有》的剧本,希望我们浙昆的同学们有机会在这部剧中合作。
本博文归六小龄童版权所有,没有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博客不要转载、摘登本博文中任何原创文章、照片(美猴网除外),向杂志荐稿也要先征得本人同意。未经授权及签订协议,任何出版社不得将本博客文章集结出版,谢谢支持,敬请理解。取得授权请发邮件:guojie417@163.com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