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李光斗时评文化健康 |
视频链接 http://v.qq.com/cover/o/ogboe2rguox40t7.html?vid=z0150mrrjwf
位于福建漳州古雷的PX项目工厂清明假期的大爆炸再次引起国人对PX的关注。
PX是para-xylene的缩写,中文学名“对二甲苯”,是一种液态存在,无色透明,气味芬芳的芳烃类化合物。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对二甲苯”,然而,对建在自己家门口、城市旁的PX项目,民众多持反对态度。昨晚福建漳州PX项目工厂发生的爆炸,又一下子绷紧了人们心中对PX项目安全性的神经。此次PX项目爆炸事故,又会引起人们对于PX项目的一番争论,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那场著名的“PX词条保卫战”。
时间回到2014年3月30日,茂名PX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为消除公众对PX的疑虑,开始有意识的组织专家宣传PX低毒乃至无毒,以及韩国有的PX项目就建在居民区400米以内等等。
而此时的PX百度百科词条成为新焦点,PX已被网民改为“剧毒”。为打消民众疑虑,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清华大学的化工系学生们组织起来,开始以科普的身份讲PX词条修改为“低毒”。由于百度百科词条是开放的,对这一善举,网民们并不买账,清华学生一改毕,网民又将PX改回为剧毒,如此一来一往,你攻我守大战28个回合。但清华有限的大学生毕竟抵挡不住无限的网民,即使清华学生们不吃不睡,也无法保卫PX词条不被再修改为“剧毒”。最后只好由权力部门介入,五天以后,百度百科采用了清华化工系提交的官方PX相关介绍,百度百科将PX锁定在“低毒”属性上。至今PX词条仍属于锁定状态,网民无权再对此修改。
如果不发生福建漳州的PX爆炸事件,新一代网民对PX的认知会逐渐回归到“低毒”上。但漳州古雷的一声巨响,又让这一争论重新开始。PX或许是低毒的,可发生了爆炸和泄露的PX却是剧毒的。
对于漳州古雷的PX爆炸事件,福建有关部门已及时出来澄清:PX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http://news.163.com/15/0407/11/AMJJAENO00014JB5.html)。但你信吗?
信息的获取、分配、传播与控制是政府管控的最基本手段之一,法律的解释权与知识的解释权则成为统治的最高形式。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84》中写道:“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而在全网时代,谁控制了互联网上知识的解释权,谁就能形成新的权威,构建起新的无形金字塔。对于互联网知识的管控已从网络百科开始着手,“PX词条保卫战”事件就成为网络知识解释权之争最鲜活的案例。
...........................................................
本文版权归“李光斗品牌观察”所有。
如要转载,请标明转自:
“微信公众号:李光斗品牌观察”。
...........................................................
李光斗新著《拆墙:全网革命》——专治移动互联网焦虑!众筹出版!!!
你不革自己的命,移动互联网就会革你的命!
一切正在和移动互联网联接,你不洞察互联网移民时代的商业法则,就会被时代抛弃!
李光斗新著《拆墙:全网革命》众筹革命,欢迎打赏,众筹价100元起,土豪随意涨价:
打赏1份起,赠李光斗亲笔签名《拆墙:全网革命》明信片及专著;
打赏10份起,赠李光斗亲笔签名全套《拆墙:全网革命》明信片及专著;
打赏200份起,你就是共同出版人,拥有《拆墙:全网革命》个性化革命腰封及专著。
《拆墙:全网革命》众筹福利:打赏即有抽奖机会获得李光斗老师现场听课名额。
打赏革命请点击最左下角“阅读原文”,或移步进入李光斗品牌微店赏钱。
李光斗品牌微店:http://wd.koudai.com/s/12186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