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出年轻人的戏

(2009-05-05 19:59:45)
标签:

文化

                          魔幻灶台——《十个人的夜晚》

    据说,萨满教的教义相信,世界不止一个,有许许多多的世界重叠在一起,但只有幸运的人才看得到。萨满教中,有一个奇妙的传说:一个年轻人走进一所房子,掀开灶台上的锅盖,突然看到了自己所来自的世界。  
    能有这样一个魔幻灶台,可供我们清醒地审视我们的世界,集自省的狂喜、认知的惊愕、救赎的可能与一体,一定是件奇妙的事情。

美妙的电影、小说或者戏剧,或多或少,就像这样一个魔幻灶台。

当我坐在《十个人的夜晚》的舞台前,我并没有对这年轻人的戏有特殊强烈的期待。舞台上几乎空无一物,吸引人的是这出戏的创作与演出方式:中国70后的年轻人顾雷编剧导演,演员则来自日本,演出的是北京一夜。这奇特的跨国组合,既令人期待,又使人怀疑,担心这只是一出为了某个合作项目而创作的应景之作。

主人公魔术师出场了,所有主要角色的出场,都在几辆滑轮小推车上,由同台演出的演员轮番上阵,彼此互相推动。推车人或跪或屈体,那扭曲压抑的姿态比主人公还要吸引观众的注意。

最简单的布景:街灯、月亮……是由演员们挑着竹竿送到舞台上的,借鉴了以色列诗剧《安魂曲》的手法,沉寂静默,犹如舞蹈。

落魄的魔术师在夜总会演出,他遇到了马上就要落马的“大人物”,大人物用最后一夜的慷慨为自己即将结束的一生献祭。见多识广、因而有了小丑的冷漠与尖刻的夜总会小姐,像一个手里拿着根针的淘气的孩子,看到眼前有个被丑陋、荒诞吹起来的气球,总是忍不住要戳破它。

夜总会的戏,就在这些气球的爆破声中愉快地结束了。

魔术师走在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卖报纸的疯子、地铁中的乞丐,疯子因不再受正常人思维的拘束而狂欢,乞丐因放弃身体的劳作而窃喜——两相对比,魔术师看到了自身为生活所束缚、因而失去精神自由的悲剧宿命,他于是开始幻想,在幻想最热烈、几乎成为现实的时候,他被送菜人的车撞死在雪地中。

戏剧的狂欢气质至此戛然而止,并由此转入苍凉、悲伤而又不失温情的下半场。这逆转,突兀而毫无先兆,观众大笑或者微笑的面容,被瞬间凝固。在下半场的戏剧中,仿佛可以感受到,这些冻结住的狂欢面孔,被剧中那些些温情融化,裂成碎片、分解、崩落,好像面具,并终于露出后面那张新鲜、稚嫩而有生命的容颜。

下半场戏剧,渐入佳境——一位作家窥视到了车祸的发生。他人的死亡、自己孩子的生命、他按照横平竖直填字游戏方式写作的那些没有意义的故事,再也无法使他满足,他开始沉思。他想象出一位拥有伟大母爱却嫁错了人的母亲,因为一个苹果和一袋小金鱼而感到幸福的不幸的女儿,即便是这样微小的幸福也很短暂的人生……作家向“作家”提出了质疑:十个人中有一个作家,十个作家中有一个看到了自己,十个看到了自己的只有一个悲伤,十个悲伤的只有一个流泪……

《十个人的夜晚》,就来自一个流泪的作者。

魔术师的妻子在大雪中寻找丈夫,找到的却是再也不能回家的魔术师。在银色绸布造就的雪地中,魔术师的灵魂来到妻子身边,他说:不要相信你存在的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世界,在黑夜中发着光亮……

魔术师的妻子疯狂奔跑在回家的道路上。她奔跑在许许多多个在黑暗中发着光亮的世界中间,每个世界中都有一个魔术师——这是魔术师为妻子变的最后一个伟大的魔术。

《十个人的夜晚》,正如它自己的阐述:洋溢着诗般的情趣,以集锦形式的寓言戏剧,完成了现代都市中“x”的故事。它所呈现的意味深长的都市众生相,就像那奇妙的魔幻灶台:当观众来到戏剧之中,掀开盖子,向下看,看到了所来自的那个世界。

那个世界甚至微微的有点不同,因为一个改变世界的魔术师、或者一个会流泪的作家的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