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达”激情重现
(2008-12-12 10:04:55)
标签:
娱乐 |
对百老汇的音乐剧一贯有着“雨中曲”、“红磨坊”般的奢华想象。那年,在纽约游历,同行者一致要求导游芭比王增加一项活动:去百老汇看音乐剧。入夜,在那条著名的大街上,我们七转八转,转进一间大厦,上了楼,进了一间剧场。那是一个小剧场,演员们用地道英国英语演话剧,连在美国留学工作十余年的朋友都听不懂。中场休息的时候,我们这帮时差还没倒过来的观众,面带愧色,全都静悄悄地退场了。这算是我们跟百老汇音乐剧第一次最亲密的接触——不着。
跟一个朋友聊这些的时候,是昨夜,我们正坐在北展剧场,乐池里一群乐人时不时地练练摇滚;舞台大幕上,是一只硕大的金光闪闪的鹰,那是鹰神荷鲁斯,埃及法老的保护神。
大幕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竟然是博物馆场景,简洁流畅的现代设计,幽蓝雅致的博物馆灯光,一群现代人,徘徊在古代埃及的巨大雕像之下,突然,有一男一女两位观众,他们目光接触,如触雷电,灵魂瞬间穿越了时空——
在古代,他们是埃及法老最钟爱的大将、即将迎娶公主的拉达梅斯,和他的俘虏、努比亚公主阿依达。
没有浮华奢靡的场景,没有战场上归来的数千勇士,也没有登上舞台的猛虎猎豹,主人公们衣着简洁,风格好似古希腊长袍与现代时装的结合。博物馆的场景依旧,这些被爱恨情仇纠结着的主人公们,就在这宜古宜今、为过往的时光而存在的现代时空中,演绎他们的故事。
音乐不再是百老汇音乐剧传统的爵士曲风,音乐剧巨匠埃尔顿·约翰耗时一年为《阿依达》谱曲,融合了黑人音乐、说唱音乐、福音音乐、叙事歌等多种形式的摇滚乐。男女主演唱功卓绝,扮演公主的二号女主角,竟能将公主角色演出莎剧丑角的效果来,令人惊叹。
而故事,似乎也不再是百老汇音乐剧简单的美丑善恶二元对立,主人公们似乎都有着现代人的灵魂:
拉达梅斯,其父是宰相,其母是妓女,父亲为他安排好辉煌的未来——成为埃及女法老的丈夫,为此甚至不惜下毒弑君。然而这位拉达梅斯,活脱脱是个古代的反英雄,充满现代感的叛逆者,青梅竹马的公主的美貌、至高无上的权力、战场上嗜血的胜利都无法使他满足,他只喜欢乘船沿着尼罗河孤独的漂流,驶向远方,寻找天边外,就像奥尼尔戏剧《天边外》中那位不幸的男主人公——直到他遇到他的战俘,努比亚的公主阿依达,并就此成为爱情的俘虏。
等待他归来的埃及公主纵情高歌,高歌的却不是爱情,而是“时尚”,她只喜爱最美丽最时尚的衣裳,公主以及未来女法老的头衔令她不胜其重,活像被迫充当孙猴子的至尊宝。她嫉妒拉达梅斯对阿依达的爱,然而她又是宽容的,在她不得不失去父亲、未婚夫、朋友阿依达等等所有最亲密的人之时,她给予那对不幸的情人最后的恩惠:他们将一同被埋葬在埃及的黄沙下,在同一座墓地。
阿依达是如此尊严、美丽、勇敢,她的苦难恰恰令前途一帆风顺的拉达梅斯钟爱。当整个埃及都在跟他们的爱情战斗,当阿依达在拉达梅斯的怀抱中仰望星空,惆怅他们的悲惨命运似乎早已被上苍注定,当他们不得不做出最痛苦的抉择,激情终于爆发,他们成为在宿命的天空上闪耀的星星,令万众瞩目。
或许,从造物者的视点来看,人类生存的全部意义,就是面临最残酷的境遇,做出最崇高的选择,造物主因此得到滋养,世界于是欣欣向荣。几千年前,阿依达的故事在埃及滋养了上帝的锅子;130年前,威尔第创作歌剧《阿依达》,赋予这古老的故事以全新的形式;而2008年这毫不奢华却令人难忘的摇滚乐版《阿依达》,令21世纪的观众重新体验了剧场与音乐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