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无非凡人·百年长于瞬间——《父辈的旗帜》

(2007-01-09 20:07:34)
分类: 一如梦境——书与电影
英雄无非凡人·百年长于瞬间——《父辈的旗帜》   
    观众不可能不被这样一幅画面所吸引:六个美国士兵合力将一面旗帜树立在山顶,泥泞与汗水使得征衣紧紧裹在他们身上,恰到好处的勾勒出了正在用力的年轻健美的肌肉。
    这幅图画,仿佛米开朗琪罗绘制的天顶壁画《创世纪》,但它不是画,这是一幅照片,一幅在摄影史上鼎鼎有名的经典之作,由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以将近75%的伤亡为代价,美国赢得了硫磺岛登陆战的胜利,照片表现的正是这一瞬间。
    几次登陆作战,大概是二战中伤亡最为惨重的血战,如诺曼底登陆中的奥马哈海滩、南太平洋上的瓜达卡纳尔岛血战、以及影片《父辈的旗帜》所表现的硫磺岛登陆战。硫磺岛仅是日本外围一个小岛,导演克林·伊斯特伍德在拍摄《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这两部影片时,甚至没有足够的地方容纳摄制组进驻,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地方,数万人将生命留在这里,其中也包括将近一万日本守军。
    硫磺岛登陆战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投向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当时的日本本土,就连妇女都拿起《七武士》时代农民使用的竹枪,预备与登陆美军决战到底;她们十几岁的孩子,则构成了神风敢死队的队员,驾驶飞机冲向美军的军舰,进行自杀式袭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愿无限期延长日本本土作战,不愿再承受75%甚至更多的伤亡,于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出现在日本上空、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好莱坞的西部英雄约翰·韦恩曾经主演过一部《硫磺岛浴血战》,然而克林·伊斯特伍德拍摄《父辈的旗帜》却不是为了“拍一部狗屎约翰·韦恩电影”,跟《现代启示录》、《伊万的童年》甚至日本反思战争影片《缅甸的竖琴》等相似,这是一部视角奇特的反思战争的电影,克林·伊斯特伍德甚至同时拍摄了《硫磺岛来信》——以硫磺岛日本军官写给家人、志在必死的最后一信为线索,从决战双方的角度来表现同一场战争。也惟其如此,观众才可能走出英雄主义的迷雾,进行清醒的反思:战争何以发生?为何不可避免?在进行下一场战争之前,是否应该看看那些被称作“英雄”的二十岁年轻人的命运?他们,要么葬身在战场;要么,带着“英雄”的冠冕和被毁灭的灵魂回到故乡,再也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或者即便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那段惨烈的“英雄”记忆却一直埋在心底,再也不愿提及。
    《父辈的旗帜》讲述的就是这样的英雄。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小说作者正是照片中的六个战士之一约翰·布莱德利之子。照片中的六个战士只有三人回到了美国,另外三位则葬身硫磺岛。回国的三个战士,喜欢作英雄的雷内·加隆却以做看门人了此一生,连做警察都不可得;印第安战士艾拉·海斯无法踩在死去的战友尸体上充当英雄,他说自己“病了,要崩溃”,最终,也果然死于酒精中毒。在他刚刚回国,到处以“英雄”的身份演讲、为战争筹集巨额国债的时候,种族歧视的酒吧居然拒绝艾拉入内,艾拉狂暴打人,警察居然低声自语:“这些他妈的战争英雄!”
    冷眼旁观这一切的约翰·布莱德利终于认识到所谓的“英雄”无非是一种策略,是为了种种目的而被安上的名号,这些聚光灯下的日子与他们的战争无关,这是政治的战争,却无关生命。而被称作“英雄”的自己,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大兵。历史选择了他们寨那一瞬间出现在托钵山山顶,出现在战地摄影师的镜头中,就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英雄”的描述:所有的英雄只不过是历史这面钟表上的指针,在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命运的齿轮指挥他们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
    甚至,究竟是谁出现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都并不重要:那张著名的照片一向有着“摆拍”的嫌疑,这也是它在摄影史上鼎鼎大名的原因,在二战中,这不足为奇,甚至连苏联红军将红旗插在柏林国会大厦的那一张经典照片,也有“摆拍”之嫌。照片拍摄于第二次竖起旗帜之时,六个士兵中的哈伦被当作汉克,汉克是第一次插旗的士兵,已经阵亡。然而为了宣传策略和筹集国债的目的,军方和媒体都不愿纠正这一错误。
    哈伦的母亲一直坚信那个背影是自己的儿子,甚至为此与不相信自己的丈夫离婚。印第安士兵艾拉徒步走了三千里路,到了哈伦父亲的家,告诉他们:那个背影是他们的儿子,哈伦。之后不久,艾拉像条狗一样死在稻草堆里。
    看到、听到这一切的布莱德利于是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做家族生意——殡仪馆,也许,被摧毁的灵魂唯有在看到死人和自己的八个儿女的时候,才能得到安宁。然而唯一过上了“正常人”生活的布莱德利,却再也没有提到过那场战争,还有他留在照片上的光辉形象。临终前,当他最后一次与儿子把臂倾谈,他终于谈到了那场战争,在他记忆中的硫磺岛之战,是一群仅有二十来岁的年轻的士兵,脱下军装,跳进大海,快乐的游泳。
    “那真的很开心。”他说,然后终老于病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