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着我,你那诚实的眼睛”

(2006-08-15 16:31:22)
分类: 一如梦境——书与电影
    以前基本从来不去卡拉ok,因为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唱歌。
    还记得头一两次跟朋友们去钱柜,一直笑眯眯的听着,他们唱我很喜欢的《沧海一声笑》,“啦呀啦呀啦”拉得没完没了,累死了我也不帮忙。
    等他们跑出去拿晚餐,我自己赶紧抓起话筒偷偷的《忘不了》,感觉很像赵本山装成老太太唱《小草》。
    “忘不了”很慢很慢很慢,很长很长很长,我大概属于记性特差的那类人,简直的没法“忘不了”,只有作罢。
    后来是怎么厚着脸皮抢话筒,自己也不记得了,发现自己居然还会五音不全、荒腔走调的唱几首歌,颇觉安慰。
    除了罗大佑、蔡琴、苏芮、齐秦、刘欢、钟镇涛、邓丽君,发现自己居然会而且居然越来越喜爱的,是这样一些歌:
    《妈妈留给我一首歌》
    “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没有忧伤,没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每当我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
    苏联《小路》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知音》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我愿作长风,绕战旗……”
    (真扫兴,打字的时候,心里飘着这些优美的旋律,可“一知己”的拼音居然出来了“一只鸡”,讽刺呢)
    为了写东西,持续看老片的任务接近尾声了,又放进去一张碟,然后,又听到了一首歌,一首我不知道我还记得,并且甚至会唱的一首歌:
    “望着我,望着我,你那诚实的眼睛……”
    一个低沉的男声,唤起了童年的记忆,一个十二岁的小学五年级女生,独自走在上学路上,嘴里哼哼着刚从收音机电影录音剪辑里听到的一首歌:“望着我,望着我,你那诚实的眼睛……”
    这小学生就是我,喜爱这首歌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十二年的人生中第一次开始渴望异性的注视。
    一双注视十二岁我的眼睛,深情的,诚实的,低沉的,含有我所不能了解的沉郁跟激情。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这首只有这么一句歌词的歌,是唱给我一个人听的。
    十二岁,不知羞耻的讲,我已经知道倾慕异性,那时候我喜欢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同班同学,一个脸蛋白净的男孩。也许是受了传统文化的“毒害”,我所看到的爱情都是才子佳人,从《花为媒》、《梁祝》、《白蛇传》里看来的,都是才子佳人书生小姐的故事。
    以至于不解的问父亲:“古代的人都是书生么?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所以喜爱一个纯粹像书生的男同学。
    但我们没有一点直接交流的机会,我是个学习好的好学生,但小时候是那么固执的逃避幼儿园生活,使上了学之后的我一直不会嘻嘻哈哈的跟人打成一片。
    至于不去幼儿园的原因,跟王朔很像。幼儿园解手是按点儿的,可我在正点时间里总是白忙一场。有一次,大家都解完手,上了小床睡下,我却偏偏要去,我用怯怯的声音问:“老师,我要上厕所。”
    阿姨马上给我一顿劈头盖脸的责备:“该去的时候不去!刚上床就要去!%※……×※×”
    我吓的不敢作声,蜷缩在被子里:阿姨这么凶,一定是不让我去。
    谴责声停了一会儿,安静的可怕,突然,阿姨又叫起来:“怎么又不去了?×××,是不是你?!”
    这个×××就是我,我再也不肯去幼儿园了,因为我搞不懂什么时候尿尿,也搞不懂阿姨的怒斥是允许我去还是不允许。
    我宁可一个人呆在家里,父母锁上门,给我留下一盆水,还有几张纸,我折纸船,在水上浮来浮去。等到纸船都渗满了水沉没,哥哥或者父母就回来了。
    独自在家看纸船和阳光中的灰尘跳舞,后果是导致我想像力丰富但在学生时代不善于跟人交往,尤其是上大学之前。
    小学的时候,我喜欢这个长的最像古代书生的男生。但我不会跟他说话,聊天,玩成一片,或许即使我会跟别人玩成一片,也不跟他玩。
    有一次,老师叫我们上台听写生字,就是我跟这个男生,听写“紫”字,他不会写。我故意把这个“紫”字大大的写在靠近他的那一端,他抄了。
    下午是运动会,我跑四百米,长跑是我的长项。我们都聚集在跑道的半边,等我跑到没有人的那半边的时候,那个男生一个人在那里,给我加油,他的声音细细的。
    这是我们唯一的交流。
    小学上学路上,总是经过他家,也常能看到他出了大门,走在我前面。我们一前一后的走去上学,但没有一句话。
    就在这样的上学路上,我唱“望着我,望着我,你那诚实的眼睛……”
    后来上中学,就分开了,高中毕业即将上大学的那个暑假,在沈阳最繁华的太原街,看到这个男生走在马路对面,跟他的奶奶或者姥姥,个子高了一些,手里拿着一个网袋,空的,穿一件黑白大格子衬衫,后襟很皱,眼神空茫。
    而我,就站在马路对面,戴着很难看的近视眼镜,注视他走过,奇怪的记住了他皱皱的衣襟。他的名字我直到现在还记得,甚至他的生日,11月9号。
    这是第一个我曾经希望得到注视的人。
    这段回忆这么自然的随着歌声泛起了,这首歌,是一部电影的主题曲:《苦恼人的笑》,李志舆、潘虹主演。
    为着歌,也为着论文,重看这老片子。
    1975年,记者李志舆从下放地回到报社,写一篇报道,一位从国外归来的老医学教授,被打倒了,作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黑专路线”代表。
    在批判会上,他的学生给他一支体温计,让他放进嘴里量体温,那是一只肛门测量计。
    老教授获得临时解放,给领导动手术,但依然要接受批判。
    这是表现黑白颠倒的年代里,记者如何维护良知的电影。
    李志舆痛苦,他想讲真话,幻觉中不停出现鲁迅的作品:一个孩子生下来,说他升官发财的都被夸奖,说他会死的遭到痛打。
    李志舆还是决定讲真话,秉持新闻工作者的良心,当然,他被逮捕了。
    潘虹饰演他的妻子,她爱他,因为他有一双诚实的眼睛。
    李志舆被抓走,那首歌响起:
    “望着我,望着我,你那诚实的眼睛……”
    22年前,一个12岁的小学女生,在上学路上哼着一首歌,同时注视着一个男孩走在前面的背影。
    这首低沉忧郁的歌,标志着她少女时代的到来。
    “望着我,望着我,你那诚实的眼睛……”
 
    ——我不再以为自己的人生没有故事了,我的青春记忆,居然是伴随这样的歌声开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