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2006-06-13 00:08:24)
分类: 一如倒映——影像纪录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该聘书为本人通过努力并以风雨无阻的的蹭饭精神挣到的一张宝贵的饭票,内容为:
    兹聘请田卉群先生为柯墨浓专职摄影师,以柯墨浓家长期饭票为酬。
    柯墨浓培养委员会颁发(中英文)
 
    明天就期末考试了,照相与实践课不但要闭卷考很复杂的笔试,还要每个学生交三十来张照片:构图10张、人像灯光5张、特技3-5张、暗房及暗房特技5张、滤色镜5张。他们这学期科目特别多,光论文就要交十几篇,还要考试。听说各科老师都加码,俺也赶紧学习我家的小猫蔻蔻,积极要求进步——不是要求自己,而是要求学生,不但照片数目严格明确,还声明每张照片分值多少。我要是学生也要骂俺自己,这纯粹是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打太平拳的卑劣行径嘛!
    为了诱惑学生好好拍摄照片作业,俺决定使出俺的杀手锏:搞一场“楚门的世界”,真人秀。哪位真人?看照片就知道了。他妈妈乃是俺大学时代宿舍的大姐大,当初初相识,大姐大黑瘦黑瘦的,捧着茶杯坐在椅子上,不好好坐,偏要把椅子危险的翘起来,靠在床柱上晃啊晃,教俺这《红楼》迷总忍不住联想起史湘云也是这么坐着摔了的,呵呵!我们那时候都自我感觉相当的不错,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读书人么,就要买书——没钱,没钱也要买,那时饭票在校园通用,于是饭票变了钱买了书。整个大一期间,有一大半的日子,我只能买白菜吃,有一次白菜被男生撞翻了洒在我唯一一套像样的衣服上,干了之后那身衣服若无其事,不是衣服了不起,是白菜汤了不起,一点油也没有。后来没油的白菜也吃不起了,只好拿方便面调料泡馒头吃。一天晚自习归来,全宿舍那个饿啊!大家凄惶的找遍了所有的瓶瓶罐罐,啥也没有,后来找出一小袋紫菜,倒了一暖瓶的水泡了一大盆汤,每人得以分了不少羹,大家满怀激动和幸福喝汤的时候,终于明白了相声里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啥味道。在这种情况下,家住北京为人极好的大姐大成了宿舍的大救星,就很可以理解了。每周末大姐大从家里返校推开宿舍门的那一瞬间,啊,我们宿舍全体五双饥饿的眼睛都齐刷刷的看向她——的大提包。里面有苹果、点心、鸡蛋、山核桃,总之,一切好吃的东西。那时候,大姐大是我的半张饭票。
    后来她结婚了,生子了,俺照常去她家蹭饭吃,风雨无阻,大姐大的妈妈是杭州人,烧得一手好菜,连豆腐都能做出肉的美味来,每次去吃了不算,还拿,用蹄胖汤卤的鸡蛋,美味无比。我家里现在所有的微波餐具都是因为从她家拿鸡蛋所以顺来的。大姐大觉得我这样风雨无阻的蹭饭精神十分可嘉,于是决定赏我一张长期饭票,长期么总得有个说法,大姐大问俺能干点啥,俺说:能写字。大姐大摇头,字么,她也能写,比我写的好。俺又说:偶尔还能搞个创作。大姐大还摇头:创作么,打开电视到处都有,臭大街了。俺再说:能说话能讲课。大姐大感兴趣了:俺儿子现在幼儿园,过一阵儿该上小学了。俺自卑:俺只能讲大学的课。大姐大火了:大学的课管升学率么?不管!不管能负责任么?不能!不能你不是害了俺儿子么!长期投资?长期也没这么长的,俺儿子还没上小学哪!用的到你到几时?俺一看饭票要溜,绝望之中灵机一动,大喊:俺还会拍照片!大姐大终于停住了高贵的足,对俺绽开了笑容:这个么……俺儿子长得不错,拍照,应该!应该!
    俺的第二张饭票就是这么骗到手的,上面贴的有模糊不清的字据,还有俺拍的照片真人秀。
    ——说俺拍的不好?那就对了,拍的不好还能混到饭票,这不叫本事叫什么?徒儿们,俺苦口婆心的跟你们说,技不压身。好好拍照片吧,咱们师徒将来就是失了业,也可以背着照相机到处骗朋友家的孩子赚饭票去。不信,请看——
    真人秀:“柯墨浓成长记录”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楚门的世界——我的第二张饭票
 
    这孩子长大了。
    我跟大姐大已经认识十七年了。
    到北京那年,我十七岁。
    那是1989年9月,我们在微微萧瑟的秋雨中,看着别的系的学生被接走,我们是最后一批,被接到了北校,我在北京的故乡,一个美丽沧桑、有着无缝砖墙和古老雕花窗棂的地方。在那里,我迎来在北京的第一个春天,在前贝勒府我们的后花园读沈从文的时候,我听到了铁马风铃的声音,在春风中细碎的传来。
    那里并没风铃,但有天籁之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