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训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
(2018-12-04 08:33:44)
标签:
教育 |
海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作业训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略)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小学数学作业:包括随堂作业、课堂作业、预习作业、复习作业、家庭作业、检测作业 有效性:指有效果、有功用,有使用价值,指以较小的劳动量获得较大的劳动效果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形式,探索作业、练习检查与批改的有效方式,旨在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提高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1. (1)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数学作业的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益。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将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 (2)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的设计往往只偏重作业的认知功能,忽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评鉴功能以及认知心理学功能,作业评价单一,往往局限于学生对错的判断。目前好多学校和地区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都进行了研究,很多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和书写时间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促使教师布置作业合情合理。对作业设计也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作业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为了解“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借助网络搜索了部分资料,还查阅了部分科研方面的报刊及专著。从目前我们检索到的资料看,该项研究在一些地区的学校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等指标上有明显地提高,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范围较广没有分化到细节,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实施研究。
2. 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变得十分重要。使作业设计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设计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
|||
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研究的目标 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 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形式,如何做到扎实有效、训练思维、激发兴趣。 3. 探索作业评价的有效方式,如何做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与动态化。 4. 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作业观,评价观,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科研能力。 研究的内容 1. 2. 3. 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通过研究有效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达成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进而促进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核心素养。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1. (1)调查与分析 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合适调查预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现阶段学生作业无效性的原因,探索适合的策略。 (2)探索与实践 根据调查分析得到的数据,研讨商定合适的策略,积极开发有效的可行性数学作业,不断调整,找出适合改善现状的方法。 (3)反思与总结 收集、整理有关案例,反思研究的过程,总结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把相关案例、论文结集,并通过学术报告、经验介绍等方式把研究成果推广使用。
2. (1)准备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1月) |
|||
(2)实施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4月) (3)总结阶段(2019年5月~2019年6月) 3. 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构建“有效课堂”、“有效教学”
2. (1)理论创新:在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实践创新:充分利用课题组课题研究的丰富经验,雄厚的集团资源以及数学组强大的教研力量,对目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展开调查,构建有效作业设计的标准,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作业设计的机制。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 (限5项) |
案例汇编 |
文本 |
2018.12~2019.06 |
课堂教学展示 |
课堂 |
2018.09~2019.05 |
|
|
|
|
|
|
|
|
|
最终成果 (限3项) |
结题报告 |
文本 |
2018.12~2019.06 |
论文、案例集 |
文本 |
2018.12~2019.06 |
|
经验汇编 |
文本 |
2019.06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学校课堂教学研究机制的保障 这是一项立足于课堂的研究,学校为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最优的条件。多年来,学校一直把课堂教学的研究看成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创生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研学机制。如坚持进行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有“创新题”的设计,面向全体教师,让全体教师自觉“减负增效”,实实在在抓“作业革命”。这一系列措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并提供了时间的保障。 2.研究人员力量的保障 近年来,由于学校成功的管理,学校涌现了一大批敢想敢闯的新一代港实小数学人。本课题组的成员在数学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理论素养,并乐意为教育奉献的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他们身在一线,大多数实验教师任教高年级,可把自己所任的班级作为 实验班,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研究。这些优秀的研究人员是课题开展的最佳人力资源。 3. 其他 组织保障:学校领导一向关心和支持学校数学教学的发展,不定期邀请市内外的专家来校指导,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切方便。 时间保障:学校将严格按课题研究的时间部署,保证课题研究的充裕时间,认真做好课题 的开题、结题,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经费保障: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经费上予以全力支持与保证,保障课题研究过程中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预算总研究经费为3万元,学校将创造一切条件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圆满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