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桂林古村落(下):三街镇

标签:
灵川三街灵川古城旅游 |
分类: 走走-旅行散记 |
http://s13/mw690/48338382gdee385ada84c&690
(三)
三街镇,因古代该城建有东、南、北三条主大街而得名,唐朝龙溯二年始为灵川县治,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灵川县政府所在地,灵川县政府迁出后,这里变成一个乡镇,与其说是一个镇,不如说是一个村,它是三街村委会所在地,村里以文姓、全姓为主。
与前两个古村落不同:赵家因为桂林阳朔高速公路开建,沿路古迹毁坏严重(毁掉了一半古民居、三个古石门、一个古塔、一个古井),而且古树毁坏严重,村头一排三四百年古枫被砍伐,两棵需要三到五个人才合围住的古樟枯死;熊村,作为湘桂古商道这条陆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过去因为湘江通灵渠至漓江水路不畅,而让这个村落商业繁荣500年,如今湘桂铁路、公路早已开通,陆路不再经过熊村,在地理上已变成一个死角落,开始逐渐没落下去。而三街落寞,归结其中原因,主要是行政功能退化,不再作为县城所在地。
走访三街,主要由我伯父带领,因为解放前我爷爷在灵川县政府工作,三街镇是县政府所在地,我全家都住在这里,我伯父、父亲、姑妈都在这里出生长大。
三街新旧建筑混杂在一起,很多居民都把老宅推倒重建盖新楼,真正的明、清古民居保留不多了。据灵川县志记载,前史上三街古城各种第宅、寺庙、亭榭、道观、楼台竟达四十余处,然而,当我们走完全程,发现大多数古迹文物都已被销毁一空,目前还算得上有点历史的只有东城门、文庙、古井这么少得可怜的几处。
http://s15/mw690/48338382gdee38fbf9a5e&690
解放前原灵川县政府大门,门洞被封堵。
http://s12/mw690/48338382gdee39387ea8b&690
中国城镇化大潮势不可挡,年轻人跑到城市打工或有点钱的人都到城市里买房,即使留守在这里的居民大兴土木,推倒老房重建新房。
http://s12/mw690/48338382g7cb05a364d3b&690
还未被拆建的明、清古民居。
http://s6/mw690/48338382gdee3866d8665&690
这家从木大门进去,有两个天井。
http://s6/mw690/48338382g7cb05a4716b5&690
每家门上都喜欢挂圆形镜子。
http://s10/mw690/48338382gdee38933a9d9&690
古民居以青砖砌墙居多。
http://s9/mw690/48338382gdee387503838&690
山墙很有特色,这是桂北民居的标志。
http://s13/mw690/48338382gdee387b62e2c&690
南街古民居一角,中间夹建新楼房。
http://s15/mw690/48338382gdee3898d523e&690
从南街,拐入东街。
http://s6/mw690/48338382gdee38a97e735&690
这是一大户人家,据后面的主人介绍,该民居建于清乾隆时期。
http://s7/mw690/48338382gdee38b27f6b6&690
东街一角。
http://s2/mw690/48338382gdee38bee24a1&690
文庙,曾作为县城幼儿园。
http://s11/mw690/48338382gdee38cf18eba&690
背后是菜园。
http://s12/mw690/48338382gdee38c42be6b&690
眼前残垣断壁,毁坏严重。
也许过不了多少年,文庙就会消失于世。
http://s8/mw690/48338382gdee38f0d6f97&690
http://s16/mw690/48338382gdee38f6f030f&690
东城门,巨石筑成拱门,上面贴有“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标识,从这座城门模糊可见古城历史风采。
http://s9/mw690/48338382gdee395df7e68&690
东城门外,就是河滩。
http://s11/mw690/48338382gdee39b3301ea&690
从城墙这条小路,通向小学,也就是我伯父和父亲上学放学常走的路。
http://s4/mw690/48338382gdee39be07493&690
故地重访,我伯父执意要去他上的小学去看看,他在这所小学上到四五年级,小学名字改成三街镇中心校,早已面目全非。偌大的足球场上,几个孩子在奔跑。
http://s9/mw690/48338382gdee39ca69bb8&690
这里的一切,留给我的父辈美好的童年回忆,但在“走日本”时,他们的记忆同样深刻,听起来让人心酸。
1944年,日本入侵攻打桂林,日军飞机经常轰炸三街的灵川县城,一有警报,大家都跑到桂林方向 500米的公路旁防空壕躲避,不幸的是一次轰炸,我们家住在北街县政府边上房子被炸平了,没有房子住,只好暂住邻居的房子。那年10月份,桂林沦陷,我们全家随县政府躲进了九屋,平静后,我伯父跟我曾外祖母先回县城,后到甘棠我奶奶老家,不久,我曾外祖母去世。
http://s3/mw690/48338382gdee38d4d1182&690
这就是北街我家房子所在地,1944年房子被日军飞机炸为平地,六十九年过去了,上面仍旧没有房子,堆了沙子,旁边放村民打谷机。
http://s2/mw690/48338382gdee38df4e381&690
对面是文家祠堂,问起这些老地方,村民一脸茫然,他们都是解放后出生人,哪知道以前这里发生的故事。
http://s10/mw690/48338382gdee38e4d1a29&690
这条小路从我们家通向路尽头的文庙幼儿园,约200米,我伯父记得以前右边没有房子,是一块平地操场。
http://s16/mw690/48338382gdee391d5b28f&690
北街的古井,当年我奶奶常在这口井打水洗衣。
http://s15/mw690/48338382gdee394362fae&690
走在街上,见得最多就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
http://s7/mw690/48338382gdee3949e5db6&690
这位阿婆居然说认识我奶奶,和我奶奶老家同一个村的,不可思议。如果我奶奶健在,也是百岁老人。
http://s1/mw690/48338382gdee395190e60&690
这家是阿婆的老房子,她说当年不到二十岁就嫁到这户人家来。
http://s2/mw690/48338382g7cb05bbe75f1&690
http://s6/mw690/48338382gdee39b912805&690
东街上,一面是老房,一面是新房。
http://s4/mw690/48338382gdee396b48703&690
http://s9/mw690/48338382gdee39db06a98&690
他说,这栋老房是桂林市一个比较知名的摄影家转让给他,不过,他现在对面建了另一栋三层楼房住。
http://s5/mw690/48338382gdee39e2d4254&690
老房子主要是放农具杂物,一位老奶奶抱孙子坐在屋里。
http://s16/mw690/48338382gdee39d4eb94f&690
从他家出来回走,又来到东街上第一户人家。
http://s11/mw690/48338382gdee39f4cdd4a&690
在聊天的三位村民中,靠右的那位就是这户人家的主人。
http://s9/mw690/48338382gdee39faaba68&690
我伯父主动提起小时候常去他家玩耍,想进去参观一下,他痛快地答应下来。
http://s2/mw690/48338382gdee3a02d4881&690
从年纪上也快七十了,他讲起他家族史,最辉煌最富有是他爷爷那一代。
http://s4/mw690/48338382gdee3a0c356c3&690
房子有两个天井,柱子上贴红联。
http://s8/mw690/48338382g7cb05cec8047&690
他们家大门,进大门后首先是以木板隔成屏风。
http://s10/mw690/48338382gdee3a7e919b9&690
走出大门,见天色已晚,匆匆离开三街镇。
http://s10/mw690/48338382g7cb05cf8bd19&690
小贴士:
桂林(23公里)-灵川县(9公里)-三街镇,自驾游从桂林开车往灵川的方向,过县城继续向北约9公里,见路边有很多三街猪脚饭店招牌,在一路口拐入三街镇政府后门小路过一棵几百年杨柳树,三街就到了。
桂林-三街镇,一般是到桂林三里店坐班车到灵川县城,再转三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