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桂林古村落(上):赵家
标签:
赵家古塔会仙湿地白宗禧故居桂柳古运河旅游 |
分类: 走走-旅行散记 |
http://s13/mw690/48338382gdecc7f0e6f6c&690
中国的古村古镇发展两个极端:一方面,一些古村古镇,因为有政府支持开发,或因为包装因为商业化运作得好…….而声名鹊起,变得异常繁荣昌盛,比如华东的周庄、湘西的凤凰等等;另一方面,一些古村古镇,因为地理偏僻,或因为文物古迹保护重视不够因为缺乏维护资金……而落寞颓败下去,渐渐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消失于历史烟尘之中。在中国,更多古村落属于后者,回桂林,我就走过三个这样的古村落,一个是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一个是桂林市灵川县熊村,一个是桂林市临桂区赵家村。
赵家村建于明代,已有五百年历史了,整个村落依偎群山怀抱中,村背后雄伟的旗样山拔地而起。一条从桂林通往阳朔的高速公路将这个村子一分为二,一侧是新村,全是高速公路通车后新建的水泥钢筋混凝土楼房;一侧是老村,全是青砖或泥砖黑瓦古民居,因为村民几乎都搬到新村,所以老村空荡荡的,也没有什么人住了,石板巷青苔野草乱长。当今中国许多古村古镇,基本上都是新、老建筑混杂在一起,而赵家算例外,新旧分开,在桂林古村落中算比较典型,也是比较理想的状况,符合当代城市规划学,即不破坏老城,另择新地建新城,这样老城能够得到完整保留下来。
老村古迹、古建筑很多,有古石门、古塔、古井、古庙、古神像等。
古塔:村东西两端山隘中,各有一座风水塔,用于“关锁门户,以镇地脉”。令人痛惜的是,村西那座风水塔在开建高速公路时被毁坏,现在只剩村东古塔。村东古塔立于稻田中巨石上,石高约2米,基石上刻一武官神像。古塔高7.28米,六角三层,青砖砌成,外层批浆,有的地方批浆已经脱落。塔每层砖砌檐面、翘角,翘角曾悬挂铁铎,层层错列浅龛一个,塔刹冠以葫芦顶,旁边居然长有一棵灌木。在基座石璧上刻有“光绪二十七年重修将军神像”,那就是1901年重修,有一百多年了。也有一说,老塔建于光绪三十二上(1906年),时间在将军神像后,古塔呈宝塔形状,类似惜字塔,从“且可以为文笔”这句话看,当时建塔除了风水信仰之外,一个目的在于表达村民对科举入仕的诉求。
塔基巨石比人还高,石面上、塔顶都长有绿树。
http://s4/mw690/48338382gdecd313ffb63&690
爬上石座,近看古塔局部,孔洞结蛛网。
http://s12/mw690/48338382gdece7a045b1b&690
绿油油稻田、古塔、村庄,看上去非常美。
http://s3/mw690/48338382gdece41824a92&690
古石门:根据门洞小楷字《新立石门记》碑记,文中落款“布政司”的字样,时间为万历二十七年(“历”是繁体字),“布政司”在明、清时期都有设置,是主管民政、田赋和户籍的地方行政长官,按时间推算此石门建于1587年,已保存四百多年历史。原来石门与石寨城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时被毁)相连,延伸到两边壁立相对的山脚下,形成村寨的外围防线。石门分上下两层,下层全部由大块料石砌成,上层为青砖建成的堡垒,墙面两个朝外的小孔可供放哨了望和对外射击。在兵荒马乱年代或匪患频繁时期,这些古石门、石城墙作为防御工事一部分,起到御敌于村外保护村民作用。
http://s11/mw690/48338382g7cadf22f840a&690
古井:村有三口古井,已有四百年历史,在村东西两头、村中央各有一口圆形古井,是村民主要饮用水源。古井中仍有水,目前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独立摇井,古井功能减退。
http://s4/mw690/48338382gdee08052a393&690
古井边上洗衣用长形石板,四边刻水槽。
http://s15/mw690/48338382gdece54d24abe&690
古庙:大岩头古庙也有三百多年历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被破坏,目前只剩台阶、基座和廊柱石。遗址上层层累积的长条石,说明当时庙宇建筑规模宏大。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所产《重建福龙大庙碑记》清楚记载了村民在赵姓族人的倡导下,“众等重建大庙一年”,可见该庙历史悠久。
http://s8/mw690/48338382gdeccd264c8c7&690
古庙遗址,长条石基墙。
http://s6/mw690/48338382gdecbaa1d3ef5&690
http://s13/mw690/48338382gdecb92576cdc&690
现存民居大多为明、清所建,人字屋顶,黑瓦飞檐,青砖或泥砖墙砌筑,建筑显得朴实无华。这些瓦房内部为叠梁式木结构,一进大门天井过道,左右两厢为厨房和杂物房或猪牛栏,屋正中为厅堂,木板二楼上面储粮食,楼下卧室。不过,更多房子大门紧锁,有的后院花园荒草丛生,有的房子因为缺乏维护坍塌一角,所有这些说明古民居已经处于荒废或者半荒废状态。
如果作为非居住者或旁观者,可以振振有词,大声疾呼保护古村落,为老房子唱赞歌。
http://s1/mw690/48338382gdedd176b8700&690
但如果真正换作本地村民,想法迥然不同,因为人人都要追求更好生活,都想过上好日子,都想住更好更宽大更舒适的房子,这些老房子因为年代久结构落伍,修缮成本也大,——尽管政府有政策给每户(如果不搬迁另建新房)可申请1万5千元民居维护费,但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守着这些老房子,村民几乎都搬到高速公路另一侧设施好、生活方便、有自来水供应、热水洗澡的楼房去住,所以,只能任其颓败,自然消亡。
http://s8/mw690/48338382gdecb863b5167&690
一座座房屋排列整齐,门口巷道不宽。
http://s4/mw690/48338382gdecdf58495d3&690
因为少人行走,石板地面绿苔野草肆意滋长。
http://s13/mw690/48338382gdecbcd658f0c&690
黑瓦飞檐,青砖或泥砖墙砌筑。
http://s2/mw690/48338382gdece311d6401&690
天井过道铺青石板。
http://s1/mw690/48338382gdece1a9ba560&690
离开老村,过高速公路涵洞到新村,中央通四米宽的水泥公路,两边楼房全新、规划整齐,跟别墅差不多。
http://s1/mw690/48338382gdecbb84cdc60&690
和前面参观的老屋对照,恍然进入另一个世界,不过,新村居民纯朴民风犹存。
http://s14/mw690/48338382gdece96b42d7d&690
小贴士:
桂林往临桂区方向(20公里)—四塘镇太平圩(5公里)-赵家村,自驾游也可以从桂林走绕城高速会仙出入口往会仙湿地方向,经旧村路口直朝最高山峰旗样山走,过文全村就到旗样山山脚下赵家村。
从桂林无直达班车到达赵家村,可以在桂林汽车总站后面搭班车到临桂四塘或会仙镇2元,在四塘或会仙镇包三轮车或五菱小面包车去赵家村,全线已修通水泥公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