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生梦蝶的哲学版

(2016-01-06 20:07:57)
标签:

庄子

哲学

文化

鞠晨曦

分类: 杂文札记

【庄子导读】01    人生的吊诡

      人们常说人生如梦。大家一定记得庄子在《齐物论》的篇末讲的那个“庄生梦蝶”的故事,其实,同样在这篇《齐物论》中,庄子对人生与梦境有更加深刻的论述,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段千古妙文。文中出现的“吊诡”一词,是我所见到的最富哲学意味的词汇之一。

 

庄生梦蝶的哲学版


 

       【原文】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翻译】

我怎么知道那些死者在离开世界之后,不对当初孜孜求生的行为表示后悔呢?在梦里饮酒的人,早晨起床后却在哭泣;在梦里哭泣的人,早晨起来却愉快地外出打猎。当我们深陷梦境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在梦中;在梦境中有时候也有占卜梦境的情节,觉醒之后才发现刚才是在梦中。人们只有在大觉大悟之后(也有人将“大觉”理解成大觉大悟的人),才知道此前的一切只是一个更大的梦境,而那些愚蒙之人却自以为已经觉醒,自以为明白地洞悉一切。所谓君主呀,牧者呀,都是这样固陋浅薄。孔丘与你们都还在梦中吧,我说你们在梦中,其实自己可能也是在梦中。这样的言论,你们可以将它看作是奇谈怪论。

【解读】

关于人生与梦境,庄子在另一个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庄周梦蝶”中有过精彩的描述。但我觉得《齐物论》中的这一段话,对梦境的论述更加深刻,更加精彩。

好莱坞电影《盗梦空间》与庄子的观点不谋而合:人们无法确定自己目前的所谓生活,是不是只是一段梦境。一旦醒来,所有的一切可能烟消云散。不同的是,庄子讲的是自然的梦,《盗梦空间》讲的是人为制造的梦。

庄子是一个不想让思想受到任何限制的人,他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是不预设任何道德前提的,因此,他的结论直达虚无的边缘。例如,为了质问人生的意义,他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对于死者来说,生,真的是他所期望的吗?因为在庄子看来,生与死,都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接下来庄子发出更进一步的质问:即使是生,也不见得我们所见所感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生,也许我们五官所感所知的,其实只是梦境,甚至是梦境中的梦境(《盗梦空间》里涉及到的梦境有6重之多)。特别有意思的是,庄子注意到,人们在自我感知的梦境与现实之间,是悲喜两重天的,而这些悲喜,在庄子看来都带有荒诞性,饮酒也罢,哭泣也罢,田猎也罢,都可能是黄粱一梦。

如何才能把握生命的意义呢?庄子提出的路径是“大觉”。可惜的是,庄子自己也没有找到大觉之道,甚至怀疑“予谓女梦亦梦也(我说你在梦中的时候,我自己也在梦中)”,这就踏到绝对虚无主义的边缘了。万幸的是,庄子并不相信人生是虚无的,他坚信必定有人能找到大觉之道,因此,他接下来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古人对人生真相和意义所作的深刻思考和探索,他这种思考的方式、质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