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大学“官本位”十大表现

(2009-08-24 20:53:17)
标签:

大学

官本位

大学精神

学术行政化

张楚廷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石

 

中国大学官本位十大表现
(这是张楚廷校长一年多前写的一篇短文,最近忙里偷闲,重读此文,感触甚深)


  大学行政权力蔓延是这些年高等教育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官本位”越来越强化,不仅没有任何有力的措施加以扼制,反而进一步恶化了。我们来简单罗列一下“官本位”的表现。
  一、打开各大学的画册,通常有几个板块,第一板块大都叫做“亲切关怀”或“领导关怀”,内容就是各级官员来校考察的照片,或者校长在外面受到官员接见的照片,官员的级别越高越显示受到关怀的程度,大学越有面子。名大学是大官员的照片,地方大学起码有地方官员的照片。这也完全可谓中国大学之一大特色(别的国家很难见到),大学要靠官来支撑门面。实乃中国大学最大悲哀之一。
  二、“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的局面依然故我,愈演愈烈,机构、冗员有增无减,还多出了一批省部级大学,有了新“发展”、新内容,有了“创新”。别的创新不多,官本位上倒是有了创新。
  三、学校里依然是“长”字号的吃香,“长”字号的人员支配着学校,主席台上及各种仪式,露脸的、风光的是“长”字号的,“长”字号的说话铿锵作响。
  四、各种学术组织的行政化趋势更加严重,从主任(主席)到委员或清一色的“长”字号,或主要成员为“长”字号,学术权力的空间大大压缩。
  五、各种学术资源、学术权利,为层层的行政手续控制,手续越多,行政权力介入得越多,利用行政权力寻租的现象也就与日俱增。
  六、各种奖励,从评奖者到受奖者,带“长”字号人员的比例越来越惊人。不只是各种评奖委员会中兼有行政职务的人越来越多,申报奖项的“主持人”中这种具有行政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腐败也越来越多。
  七、大学里里外外的各种学会、协会、理事长曾经是官员,是不搞学术的纯官员;曾有文件规定不能由纯官员和任上的官员担任,后来就变为退居二线的官员来担任,只有少数例外。换汤不换药,还是“官”当家,“官本位”。
  八、大学里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主席一般都是校长或副校长兼的,名之曰“方便工作”,实际上是由行政权力来控制学术权力,学术权力萎缩,官权膨胀。
  九、不仅把一部分大学的行政级别升为副部级,还往民办大学派官员,在派官员的过程中趁机又给一部分人升官,正处的派去升为副厅,副厅的派去升为正厅。为民办大学的官级制作好铺垫,进一步将大学官化。民办大学出了事就派官员;公办大学出了事派谁去呢?不出问题的民办大学为何也派去呢?官一定办好事而不办坏事?办坏事的官员比百姓多得多。
  十、2007年12月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博士基层就业可定副县级》。《中国教育报》欣赏这种东西,是必然的,这充分表明上层心目中的官位具有何等重要性。这也算一大新闻:博士只要去基层,就可跟县太爷一个级别了!这是贬低了博士的地位,还是提升了博士的地位?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不伦不类。却又是“官本位”下的必然产物,或者叫做“官本位”养出的一个怪胎。
  许多的迹象表明,人们急切盼望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已渐行渐远,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官本位”越来越强化,不断强化的措施一个接一个,而削弱“官本位”并还大学本来面目的措施不知在何方?
  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现在变了吗?
  大学应是与政府行政级别无关的地方,怎么越来越像是政府机构了?
  大学是学生本位,一切人员中,学生是本。学生现已处在本位吗?
  教职员工中,教师是本位。现在,干部处在本位,官处在本位,大学还是大学吗?
  大学应是学术本位,现在是官术本位了,这将如何得了?
  最大的问题是:上述问题不被视为问题,似乎根本未提到解决的日程,中国大学向何处去?这是耸人听闻的问题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