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一个奇迹的诞生
(2009-06-23 08:15:29)
标签: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崛起奇迹民办高校鞠晨曦教育 |
分类: 诗歌散文 |
涉外,一个奇迹的诞生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崛起的故事)
鞠晨曦
巍巍岳麓钟灵秀
浩浩湘江激风雷
伴随着世纪的钟声和时代的鼓点
携带着如炬的目光和雷霆的震撼
你以如此豪迈的身姿
定格在湖南的天空,闯入了中国的视野
你以如此神奇的语言
描绘着创业的历程,诉说着崛起的故事
1997年,古老的郴州
一幢陈旧的教学楼里灯火长明
几个普普通通的播种者
正在描绘一个并不普通的理想
风过郴水,青萍摇曳,
一所名为湘南文理专修学院的学校
在南国的春风里抽出了枝桠
一百八十二名学生,生涩但满怀憧憬
十几名教师,清贫但热情如火
几栋租赁来的楼房,陈旧但干净整洁
并没有吸引多少关注的目光
但是,一个希望已经在这里完成了它最初的孕育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20世纪末的阵阵劲风,
在几颗跃跃欲试的雄心里吹起了阵阵涟漪
——中国即将入世,涉外经济前景广阔
——国家鼓励办学,公办民办气头并进
几经考察研究
几度运筹帷幄
一个清晰的蓝图在董事长张剑波的脑海里升腾
名冠涉外,据中国入世之天时
突出经济,扼中国发展之要津
迁址长沙,拥省会城市之地利
汇聚英杰,得兴教办学之人和
在岳麓山际,在湘江河畔
在一个名为“东方红”的不起眼的废弃农场
建设者们支起了脚手架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第一次展现了它傲人的风采
岳麓风来花满眼
湘江水去帆无痕
在三湘大地上传扬
一些令人振奋的故事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潜滋暗长
22亩,60亩,150亩,700亩,1100亩,1700亩,4700亩
叙说的是关于成长的故事
1000人,3000人,6000人,12000人,18000人,20000人,30000人
叙说的是关于壮大的故事
自考,高职,本科
叙说的是关于提升的故事
理念、文化、制度、个性
叙说的是关于丰富的故事
你可以用这样的语汇来描绘这些故事:
“读书以潜心为要
做人以立品为先”
这是创业者最初的理念,
至今仍然历久弥新;
“至善至美,自立自强”
这是涉外的校训
对真善美的追求昭示着一个高远的理想
“专业+外语+技能+创业素质”
这是一个关于育人的公式
它被实践证明为真理
“普教与职教并举,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
这是一条崭新的思路
它被记载在湖南民办教育的功劳薄上
黄沙批尽,玉宇澄清
险滩过后,万水归宁
2001年盛夏
涉外的百日红开得格外鲜艳
一位胸襟开阔、深谋远虑的开创者
与一位学养深厚、经验丰富的教育家
庄严地握手了
张楚廷校长儒雅挥手
掀开了涉外历史新的一页
大学者
大楼、大师、大爱之谓也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在涉外雄伟的大楼里
教授们旁征博引,娓娓而谈
博士们条分缕析,鞭辟入里
在涉外新建的图书馆里
知识搭建了它神奇的矩阵
吸引着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
在涉外的每一个角落
都回荡着这样一个朴素的声音:
——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2002年,润雨如酥的五月,
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来到涉外
纵目四望,葱郁苍茫
脱口赞叹:“真是一个奇迹!”
话音甫落
涉外已经着手创造另一个奇迹
董事长的话语总是这样铿锵有力:
“我们要以无可争议的条件
升格为本科院校”
多少人夙兴夜寐
多少人废寝忘食
历经多少心酸和汗水
跨越多少挫折和失败
众志成城的涉外
就是如此愈挫愈奋,不屈不挠
一年准备
二年冲刺
三年成功
2005年3月9日
当教育部的一纸批文飞越千里
来到湖南
升格本科,涉外已经站立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创建优质本科教育”
涉外人提出了新的目标
“百年涉外,一流涉外”
涉外人有了更高的战略构想
“文化才是大学真正的灵魂”
涉外人有着自己的品性
涉外人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涉外人从不纸上谈兵
正如春雨滋润下的百花齐放
涉外凭借自己的耕耘
收获着丰硕的果实:
第一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五门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第一届本科毕业生
第一批带上学位服的学士
……
一路披荆斩棘,拓荒前行
涉外的脚步稳健而坚实
巍巍麓山,浩浩湘江
菁菁校园,灿烂阳光
我们放眼未来
我们谱写华章
十二年辛酸苦辣,百感交集
三万日殚精竭虑,况味重生
一串串坚忍的足印
汇聚为历史的短卷,
书写着创业的箴言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像振翮翱翔的雄鹰
在神州大地上骄傲地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