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的玄机
(2009-06-16 08:07:00)分类: 读书笔记 |
“放屁”的玄机
一、揽屁
屁是人体之气,蓄满则放,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即使最自然、最普通的事情,有时候也难免藏点玄机,留点深意。据说,在英国,如果有貌美如花的女士不慎放了一个响屁,为了掩饰女士尴尬,旁边的绅士通常会面带歉意地连连道歉:“对不起,最近肠胃不太好。”这种揽屁惠人的品格,实在是令人尊敬的。
二、赞屁
一秀才下到地狱,拜谒幽冥之王,不想阎王肠胃不佳,胯下突然放出一屁。秀才闻声,立刻捣头就拜,高声赞颂曰:“伏维大王,高耸金臀,宏宣宝屁,依稀丝竹之音,仿佛若兰麝之气。直使九幽十八狱秽气全消,还教三十六重天仁风远系。臣在下风,不胜景仰侥幸之至。”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啊,伟大的幽冥之王,您高高翘起那尊贵的臀部,高调宣泄您那珍贵的宝屁,听起来比天下所有的乐器演奏的名曲还要悦耳,闻起来比深谷幽兰和千年麝香还要香醇。您的宝屁贯穿宇宙,让九重幽府、十八地狱一下子秽气全消,让天上地下都充满了仁慈之气。我们做奴才的身处下风,如沐春风,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仰崇敬之情。”
如此敏捷之才,除当代党报之高人,何人能及?
三、舔屁
“舔屁沟”是最近的流行语。南方都市报某记者写了一篇为深圳市领导歌功颂德的报道,说市领导给民工拜年,与民工一同包饺子吃,令民工感恩戴德,纷纷表示:“从来没有和这么高级别的领导一起吃过饭”,因此“很感动”。一位编辑对记者的谄媚嘴脸看不顺眼,在这句肉麻的话语旁边批注说:“这样舔屁沟。”不想校对人员将这句批注当成了插入的话语,就这么公开出版了。
这一批注虽出无意,却是对某些官样文章的最佳评价!
其实,舔屁之风,古已有之。先秦时有个叫曹商的,从秦王那里获得厚禄,向庄子炫耀,说庄子虽有满腹经纶,却逃不掉穷酸的命运,而自己略施薄技,就“得车千乘”。庄子立刻回击说:“我听说秦王得了痔疮,每天请人舔痔,每舔一次,给车一乘,你得了这么多,可能是舔得格外勤奋吧。”
古往今来,缺钙者甚众,所以舔屁、舔痔者也不乏其人。
四、羞屁
这是历史上关于“放屁”的一段公案:
苏轼与佛印和尚交往很深。传说,苏东坡做了一首诗偈,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显然,苏轼是在卖弄自己修养深厚,就像紫金殿里的大佛一样,不为世俗荣辱所动。禅师看后,当即在诗偈后批了两个字:“放屁!”让书童携回。
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禅师对他说:“你不是说自己的修养已经很高了吗,既然已经‘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打过江’?看来,世间八风,还不如我的一句‘放屁’有威力。”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看来,要做到“八风吹不动”,太难!
五、晕屁
有个笑话:
一日,将军行房,突闻夫人屁响,兴趣大消,翻身下床。夫人意犹未尽,曰:将军为何下马持枪而立?将军道:后山炮响,必有伏兵,此地不宜久留,改日再战!
我一向只知有晕船、晕车者,现在才知道,晕屁有时候更加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