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有趣的文化常识——上学琐记之三

(2008-09-20 06:32:03)
标签:

历史

学术

常识

夏商周

三皇五帝

顾颉刚

分类: 读书笔记

 两个有趣的文化常识

——上学琐记之三

 鞠晨曦

 

    王攸欣老师上的是《中国学术史论》,他在第一节课里讲到中国学术方面几个常识性的问题,倒也很有趣味。

    一、大一统历史观的局限性

    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中下游最先发端,而后扩散到边疆各地,因此,中华民族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这样的观点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当然是大有好处的,但考古学证明,这样的大一统其实并不存在,中国文明的产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是多个区域几乎同时形成了不同的文明,是日后的融合才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除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文化以外,长江中下游、黄河上游及燕辽地区、鄱阳湖-珠三角、北方和东北地区、洞庭湖-四川盆地,在远古时代就存在独特而又灿烂的文化,在某些时期,有些文明甚至比中原文明还有发达。

    二、夏商周和三皇五帝的真实性

    对于中华文明的5000年历史,国外学者普遍持怀疑态度,特别对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以及夏朝是否真正存在过表示怀疑,我们的历史书却信心满满。

    不但国外学者,国内也有学者(古史辨派)质疑夏朝和三皇五帝的真实性。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出土物确证夏朝、三皇五帝是确实存在的。虽然古书上有所记载,但是只有传说,没有其他佐证。

    这些传说也许可能反映了某种现实,但过于浓厚的演义性使它难以作为历史的证明:

    1、这些传说有一个特点,越是久远的历史人物,在传说中出现的时间反而越晚,其个人能耐也越是神奇。例如,周朝的传说中,最古老的人物是禹,到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舜和尧,皇帝、神农则出现与战国的传说中,最为古老的人物盘古甚至到汉代以后才在传说中出现。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这是传说故事“层累”造成的。

    2、这些传说故事无一例外地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远古才是人类的黄金时代,政治的目的就是要重返三皇五帝时代。这显然是为了表达某种社会理想而附会上去的。也就是说,人们是为了表达理想才创造了这些传说。因此,有人认为,三皇五帝很可能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人们心中人格化的理想。

    3、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是一些简单的正面人物形象,缺乏历史人物应有的丰富性、多面性,与其他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出一辙。

    据说,政府为了证明夏商周、三皇五帝的真实性,组织一批学者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虽然学者们费了很大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考证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还是招致国外学者的奚落:政府权力介入学术活动,学者的研究只是为了给政府预定的某个论断寻找证据,这不符合学术精神。

    其实,从历史资料推测来看,夏朝的存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人们质疑的不是夏朝是不是存在,而是证明夏朝存在的方式是否是科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丰盛的晚餐
后一篇:死亡断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