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孕妇孕期如何健康保养  自己整理(百科全说)(夏梦老师)

(2011-12-08 16:07:22)
标签:

健康

分类: 自己整理《百科全说》

夏梦老师---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最佳生育年龄:

女性:20-35岁是生育旺盛期,怀孕的最佳时机是25-30岁;

男性:24-40岁是生育旺盛期,怀孕的最佳时机是30-35岁。

女性应该在28岁前完成第一胎生育。

大龄和高龄产妇可能出现的生育风险。

久坐不运动,平时喝水少,身体偏胖,经常用电脑的男性一定要做婚前检查。

孕前应保持平常心,切忌“盼和怕”。

男女年纪相差4-10生出的小孩聪明。

男女生长环境相关较远,生出来的孩子比较聪明。

男女一起补叶酸有利于孩子健康出生。

 

富含叶酸的食物:

㈠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蘑菇等;

㈡水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子、杏、杨梅、酸枣、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梨等;

㈢动物的肝脏及酵母;

㈣豆类及坚果类:黄豆及其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㈤大麦、小麦胚芽、糙米等。

算不准排卵期是不孕的重要原因。

 

女性正确地排卵期测算方法:

①测算基础体温;

②排卵试纸测算;

③B超监测卵泡。

子宫内膜的薄厚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

 

有益女性子宫内膜生长的方法:

将阿胶磨成粉,放进热牛奶里,每天喝一大勺,喝三个月即可。

 

人工流产对女性怀孕的不利影响。

没病却难怀孕的五种亚健康体质:

①宫寒;

调理方法:生姜、牛奶、红糖熬水连日饮。

②肾虚;(肾阴虚和肾阳虚)

女性肾阳虚调理方法:用肉桂粉和香油搅拌和成小丸,贴在足底的涌泉穴,每日一贴。

女性肾阴虚的调理方法:

⑴多食桑葚、黑木耳、黑芝麻、豆制品、紫葡萄等。

⑵紫河车磨成粉装成胶囊,一天5-10颗,天天吃。

注:严重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的人禁用。

③气血失调;

调理方法:

④脾虚;

调理方法:

⑤肝气郁结。

调理方法:

 

孕妇孕期健康保养:

孕早期(一至三个月

妊娠止吐的小偏方:

配方:乌梅肉、生姜各10克,红糖适量。

将乌梅肉、生姜、红糖加水200克煎汤。每次服100克,每日2次。

 

孕早期忌食:

①海产品。海产品容易引起孕妇过敏。

孕妇皮肤过敏可用,金银花煮水,晾凉后擦抹患处。

②大量的活血化瘀的药物与食物,如:生山楂、桃仁、藏红花等。

③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

④温热的补品,如:人参、鹿茸、桂圆等。

⑤过咸腌制类食物。

⑥寒凉的食物,如:西瓜、冰棍等。

孕妇多吃当季的瓜果蔬菜,合理均衡饮食。

 

孕中期(4-7个月)

正确的睡姿,可以改善孕妇的睡眠质量。

孕妇不宜仰卧睡。

孕中、晚期胎儿过大会导致失眠。

孕晚期把脚抬高可以改善睡眠。

 

怎样治疗孕期感冒:

孕早期:多喝水,多休息;

孕妇中后期:

①金银花煮水煎服,治疗风热感冒;

②生姜片、红糖煮水,治疗风寒感冒;

③葱白、冰糖煮水,治感冒有疗效果;

④枇杷叶、雪梨、冰糖熬成膏,治疗感冒咳嗽。

注:孕早期禁用。

 

缓解痔疮症状的方法:把香油炒熟,晾凉后涂抹患部。

严重便秘的孕妇也可以用炒熟的香油晾凉涂抹患处,达到润滑效果。

预防便秘方法:

A、饮食上粗细搭配,多吃粗纤维食物、含益生菌酸奶等。

B:每天吃几块小核桃(半两以内)(外婆传下的小秘方)

C、西芹5根、苹果2颗、胡萝卜1根,榨汁饮用。

孕妇中晚期可适当做点运动。

 

怀孕期间雌性激素分泌较多,会长黄褐斑。

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减少黄褐斑的生成。

 

减少黄褐斑的小偏方:

㈠自制面膜:

配方:白茯苓10克、白山药10克、白芷20克、丹参20克、白丁香10克、珍珠粉10克,用清水调成糊敷脸。

如皮肤没有过敏反应者可用牛奶调成糊敷脸。

注:孕早期禁用。

内服

配方:绿豆、赤小豆、百合各15克,洗净,用适量清水浸泡半小时,用大火煮流滚后,改小火煮到豆熟,依个人喜好加适当的盐或糖调味即可。

注:孕早期禁用。

 

减少妊娠纹的不偏方:将橄榄油炒熟,晾凉了以后用手涂抹(怀孕4个月以后做,手法一定要轻)。

 

孕星期(8-10个月)

孕晚期注意事项:

①预防糖尿病、高血压;

②胎教;

③提前一个月做好进医院准备工作。

孕妇出现阵痛、感觉特别沉等症状应马上去医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