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方宇军先生《经济学的新框架》有感

(2017-07-01 10:54:27)
标签:

财经

文化

教育

人们常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一部成功的作品,方宇军先生的新著《经济学的新框架-兼及西方经济学的批判》,则是其四十年理性思考的结晶,有些新观点值得学术界的重视。例如:

关于价格的理论。熊彼特曾经指出,传统经济学不能统一地说明诸多的价格形式,如商品价格,地租,工资,利息,利润等,使价格理论显得杂乱,缺乏理论的一致与完整。方宇军先生也许受这一认识的指引,全景式地论证了自己的价格理论,从商品交换内在本质的分析中,运用四个基本经济关系,得出一个新的价格定义: 价格,是产权的货币化,在更严格的意义上,价格,是私有产权的货币化。依据这一新的价格理论,作者进而论证到,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权的货币化;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权的货币化;利息,是私有资本使用权的货币化;利润,在更普遍的意义上,是经营者知识产权的货币化。这种价格理论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统一地说明各种价格现象,有高屋建瓴、一以贯之的理论优势。

对于当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滞缓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这样的世界性难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主流经济学中,一般把技术进步视作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然而作者观察到,就世界范围而言,发达国家仍是技术进步的领头羊,按传统理论来说,这些发达国家应该有最快的经济增长,但事实则相反,这如何解释呢?作者作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判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克星。作者分析到,技术进步主要是资本和高技术人才的联姻,技术进步会给这些人(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高科技人才)带来巨额的财富,这也是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但在现阶段,技术进步所引致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把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挤出经济领域,使他们成为失业者,在整体上将不利于经济增长。接着作者定义了一个新的失业范式-功能性失业:在大量资本、大量设备闲置的同时,存在大量的失业劳动者;这是资本的功能性障碍决定的。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主要就是功能性失业,这和技术进步直接相关。所以经济的低增长和高失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般症状。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商模式比传统的商业模式节约了交易成本,但确实也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快速集中,互联网巨头迅速崛起的背后是资本新贵的批量涌现。技术变革对社会的总体冲击的确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经济周期理论是作者的另一关注重点。传统的众多的周期理论和众多的周期现象一一对应,表面上看似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但在本书的作者看来, 传统周期理论过多地被周期现象牵着鼻子走,不能从纷纭的周期现象中抽绎出一般性的周期理论。作者运用四个基本的经济关系,对经济周期重新进行解释,特别以个人利得最大化为主轴,把众多的周期现象一揽无余,统一地为经济周期给出了说明。作者写到:“只要我们熟稔了新的周期理论,就能对扑朔迷离的经济周期,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来,那些看似变化多端的周期现象,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只是资本利得最大化的不同表现。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观测点,就是累积资本〔或用更中性的词储蓄也可〕的主要流向,累积资本流向资本品工业,我们就有可能看到投资过度的经济周期;累积资本流向消费品工业,我们就可能看到消费不足的经济周期;累积资本流向股票市场,我们就可能看到熊牛市的分野和股市的暴跌;累积资本流向房地产市场,我们就可能看到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累积资本流向国内或国外信贷,我们就可能看到金融风暴……特别提请注意:在高峰阶段,经济的转折点或拐点就在累积资本的投资不能赢利或开始亏损时;同理,在谷底阶段,经济转折点就在累积资本的投资可以赢利或赢利颇丰时。”

以上只是本书作者的一些重要理论的简介,其他的新观点还有很多,徜徉其中,不时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