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驰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06-09-17 14:36:30)

  9月5日,孙宏斌把顺驰中国55%的股权卖给了香港路劲基建公司,这意味着一个地产行业的神话故事走到了终结。公司永远是企业家的生命和希望之所在,孙宏斌卖掉了顺驰意味着他的事业暂时走到了尽途。

顺迟的失败,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业内人事把原因归结为顺驰扩张的速度太快,持该观点的最有代表性人物是王石,王石在他的博客中写一篇《和地产黑马交锋》的文章,该文的结尾写到:“如果把握好节奏,顺驰能够成为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两年过去了,它却要为盲目扩张造就的奇迹付出代价”。

笔者则认为,扩张太快只是顺驰失败的表面原因,不是根本原因,顺驰高速扩张的内在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孙宏斌的执着与冲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上的某种缺陷导致的,更直白地说,是地方政府把孙宏斌送到了“绝境”。我注意到,就在顺驰易主的第二天,9月6日,顺驰的买家,路劲基建董事局主席单伟豹对媒体表示,顺驰目前拖欠的土地费用加上银行贷款余额,总数高达46亿元。这是新的主人向公众披露的信息,真实的拖欠款可能会大于该数据。导致顺弛失败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些拖欠款,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其中有些蹊跷:这些拖欠款的债主都是地方政府,这些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容忍顺迟如此“老赖”的?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金方面的一再容忍,孙宏斌即使有天大的冲动也不会欠下如此多的钱,顺驰也就不会走到“绝境”。只要回答了上述问题,就能清楚顺驰失败的真正原因。

其实,地产行业内部谁都清楚,顺驰能够维持高速扩张的秘诀就是拖欠政府的土地出让金,而政府之所以能够容忍顺驰拖欠土地出让金的原因是它能够维持本城市的土地及房地产的价格的不断上涨!也就是说,顺驰和地方政府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共识”:顺驰在政府土地招、拍、挂时尽力叫高价格,这有利于维持本城市的房地产的繁荣,这是政府希望的;在高价拿地之后,拖欠政府的土地价款,这有利于维持顺驰的资金循环,是顺迟希望的。政府与顺驰是各取所需。

笔者在04年就写过《地方政府推高房价的五大绝招》,其中之一就是“故意推高新出让土地的价格”,8"31大限之后,在“招、拍、挂”制度下,如何让地价不断上涨成为各地方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孙宏斌作为一个地产界的“黑马”,第一时间洞察了各地方政府的心思,并立即开始自己的商业模式开始功城掠地,从天津迅速走向全国,而且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从这个角度看,孙宏斌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他能够从制度的变迁的“危机”中迅速找到商机。

顺驰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万科的高度关注,曾出台过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有三点引起了王石的高度关注:

  第一,孙先生靠二手房代理起家,对客户需求市场反应敏感,企业的贯彻力强,职员斗志旺盛,经营上极其强调资金流,产品专注住宅开发,是天津卫杀出的黑马。

  第二,一家急速扩张的房地产企业,短缺的是资金和管理团队,经验证明,地产高潮期往往也是万科人才流失期,要警惕万科新一轮的骨干人员流失。

  第三,顺驰维持资金链的秘诀:截至2003年年底,顺驰预交地价的资金在人民币70亿元以上,进入2004年第一季度,预付资金规模已经超过100亿。从资金流上看,除非有强大的财团或银行做后盾,按期交付地价款是不可能的。实际上,顺驰在许多城市都在拖延交付地价款,另一方面,继续高价拿地。

万科的报告中的所谓“顺驰维持资金链的秘诀”的确是顺弛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核心竞争力是依靠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土地之间的不正当的利益关系来维系的,难怪王石认为顺驰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

作为地产行业的“害群之马”,顺弛已经被除掉了,但真正的市场竞争规则的破坏者并非顺弛,顺弛充其量只是一个马前卒而已。要使顺弛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应该更多地反省制度上的某些缺陷。作为政府,理当维护市场竞争的规则,是裁判员的角色,而很多地方政府却和顺弛们勾结起来操纵房地产市场价格,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顺弛的失败应该为这些行为敲敲警钟了。中央政府完全可以以顺弛案例为突破口,查处几个典型城市,以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