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剪不断的乡愁——评蓝予散文集《心灵的故乡》(《工人日报》2012年9月10日)

(2012-09-10 23:09:49)
标签:

蓝予

永州

心灵的故乡

工人日报

往事难如云烟

分类: 发表目录

剪不断的乡愁——评蓝予散文集《心灵的故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09月10日10:40 来源:工人日报 欧阳德彬

  在一个黄叶飘落的晚秋,途经一座荒山,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生着一棵高大的刺槐。凝视着它,眼前便浮现出故乡古老的黄土地来,那里有沟渠、水塘、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明亮的云层。有老人挥舞着鞭子在干涸的沟渠里牧羊,有孩童在碧绿的水塘里嬉戏,有精壮男子在麦田里挥舞镰刀。我开始怀疑自己不是身在荒山,不是孤独地旅行,而是沿着穿透树叶罅隙的光阴,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亲人身边。

  越国溪边,不见了浣洗轻纱的素衣女子;故乡河畔,也不见了吹奏柳笛的翩翩少年。时光的潮水冲走了一切,心中便有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物是人非之后,故乡成了心灵的故乡,但童年旧事并不如烟,而是往事历历,如在眼前。读深圳作家蓝予的散文集《心灵的故乡》,是在夜晚的图书馆,抛开了所有的琐事,心灵在文本中穿行。那是一次对现代时空的逃离,一次对逝水光阴的回归。

  读着《心灵的故乡》,一种与现代化都市气息迥异的人情风物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那一座安静素雅的小城,又仿佛眼前铺展着一张质朴淡远的民俗写意画。全书分为七辑:《童年旧事》、《往事难如云烟》、《老故事》、《永远的眷恋》、《迟来的发现》、《故乡风情》、《那些照亮永州的名字》。每辑内容相对独立,但乡思乡情一脉相承。蓝予用笔细腻传神,意图不疏漏故乡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对她的故乡永州做了百科全书式的解读。在她的笔下,永州不是一个样板小城,而是一个难以混淆的独特的存在,这无疑是这本怀乡之作的成功之处。

  蓝予的眼睛追随的不是眼前的事物,而是内心的,渐行渐远的,逐渐被掩埋的,被抹掉的事物,字里行间都流动着挥之不去的乡愁。正如她在本书后记中所说“永州,我的故乡,是湖南的一个很普通的小城。没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也没有塞北的大漠孤烟。可它的每一条大街,每一条小巷,每一处庭院,每一株花草以及每一条乡间小路,都在我的记忆里生机盎然。”在安静的夜晚,谁能拒绝这样情真意切的文字呢?展卷诵读,尽是思乡之情,篇篇入心,散发着血浓于水的情味;笔墨所及,皆是游子之意,字字含情,触动心灵最柔软的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粗俗肤浅的都市文本使我们的精神陷入悲哀麻木的境地,也许我们恰恰需要通过静静地回忆故乡,来定气安神,祛浮除躁。“小巷曲折幽深,踏着错落有致的青石板,阅读着苔藓滋蔓的青石门坊,好似一步一步走进历史的纵深……”就这样,文本有条不紊地展现着故乡的点点滴滴。叙述节奏舒缓从容,文风优美淡雅哀而不伤,这或许就是散文的美学事实。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其中的竹篱茅舍、小桥流水,却暖暖地浸入读者的心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