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鬼子咱庄鬼神豆腐秀才杂谈 |
分类: 现代散文 |
父亲讲了个故事
寒假在家的日子,感觉自己真正地从红尘俗事中解脱了出来,老家在乡村,虽算不上富裕,却似天堂。
家乡的阳光是分外灿烂的,黄狗趴在院子东北角的草窝里,晒着太阳,滋润得向左打了个滚,又向右打了个滚。晾衣绳上母亲刚洗的衣服热气腾腾,炊烟一般。
中午时分,母亲在厨屋做了几个小菜,又用那只相传比我的年龄还大的锡壶温了满满一壶本地产“大碗酒”,父亲咧着嘴招呼我进堂屋和他喝两盅。
几杯酒下肚,父亲古铜色的脸上红光浓郁起来,眼眯得只剩下一条线。他絮絮叨叨地对我说着一定要好好学习别为老爹丢脸一类的话。这样的话我已听了整整十几年。我一边“嗯”地答应着,一边喝酒吃菜。
“彬,你是个上过大学的文化人,你说,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神啊?”
我一愣,心生疑惑,莫非一年不见,父亲老糊涂啦,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啊!
“世界上是没有什么鬼神的,鬼神只是流传下来的传说罢了。”
“那为啥,这个电视上时常放些济公啊,孙猴子啊,聊斋啊等鬼神片啊?电视节目是国家放的,国家是不会骗人的,一定既有鬼,又有神!”
“一定没有,那只是虚构的,提供人们娱乐的!”
“彬,你可别不相信,俺给你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可是俺小时候,你老爷爷讲给俺听的,俺讲完你就信啦!”
“好好,你讲吧,我倒要瞧瞧,你咋让我相信!”
父亲滋溜一声很陶醉地喝了口酒,讲了起来。
“旧社会的时候,咱庄上有个叫星星的人,他就是你二老爷爷。他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陶秀才家读私塾。话说星星这个七八岁的小学生脑门宽大突出,不同寻常,看啥书会啥书。陶秀才对他非常看重,有一天,这个老秀才把他单独叫到里屋,然后从枕头下面摸索出一本书。陶秀才对星星说,这是俺陶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一本仙书,俺参悟了大半辈子,还是领悟不了,再加上俺没有孩子,这本书就送给你啦,希望你能领悟其中的玄机。星星回家后,在煤油灯下苦读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成仙啦!”
“真玄乎,那本书叫啥名啊?改天我也看看!”
“《奇门遁甲》!”父亲得意洋洋地说。
“那他成仙之后干啥去啦?”
“在咱庄上推着独轮架子车卖豆腐!”
“哈哈哈……,他成仙之后,不去过逍遥的神仙日子,卖啥破豆腐啊?”
“俺也不大清楚,你听俺继续给你拉!”父亲又万般陶醉地喝了一口酒。
“后来,日本鬼子进庄了,正在大街上卖豆腐的星星被鬼子逮住了,鬼子的翻译官问他谁家有八路,他不说。鬼子生气啦,把他倒吊在庄北头乱坟岗上的一棵歪头老槐树上,吊了三天三夜。鬼子走了,乡亲们把他放了下来,你猜怎么着,他还活着,走起路来跟往常一样!”父亲兴奋得拍了一下桌子。
“再后来,又发生了啥事?”我不由地有些兴趣了。
“再后来,鬼子又进村了,鬼子那天饿坏啦,到处抢粮食抓牲口,几个端刺刀的鬼子要抢他的豆腐,他推起豆腐车顺着大路往东跑,鬼子出动了一个排的兵力去追他,愣是没追上!据说,鬼子追着追着,突然看见他和豆腐车一齐离开了地面,飞到云彩上去啦!从那时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他成仙啦!”
故事讲完了,父亲高兴得咧着嘴直笑,露出几十年吸旱烟熏黑了的牙。
我想大概星星被鬼子杀死了吧,老爷爷怀念弟弟的时候把他编成一个神话故事讲给还是孩子的父亲听。没想到,父亲现在一把年纪了,还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科技的发展一步步扼杀了鬼神的存在。小时候相信月亮上有貌若天仙的嫦娥姐姐,还暗下决心要爬上村里最高的那棵杨树去找她。现在呢?美妙的浪漫的关于月亮的传说呢?让老人继续他们美丽的梦吧!这些信仰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父亲见我愣着不说话,问我:“彬,信了么?世界上还是有鬼神的。”
“信了,信了,鬼不会伤害我们,神会保佑我们平安的!”
父亲欣慰地笑了,是因为刚才“说服儿子”带来的胜利感,还是因为又给儿子传播了新的知识?
正午的阳光照进堂屋,洒在父亲花白的头发上,父亲坐在小板凳上,眯着眼睛,昏昏欲睡了。
这还是那个大热天下地回来,从村口供销社给我捎回冰棒吃的父亲么?这还是那个肩膀结实,挥舞着镰刀,放倒一片片麦子的父亲么?这还是那个顾不得脱衣服就跳进秋水里,把奄奄一息的我从水魔手中夺回的父亲么?这还是那个率族内子弟,与勒索村民的村老一动起手来的刚猛汉子么?
我把父亲扶到里间床上,为他脱掉鞋子盖上被子,他呼呼地睡着了。
那晚,我躺在褥子下面铺了一层厚厚稻草的温暖被窝里,作了一个梦:瓦蓝瓦蓝的天空下,我牵着父亲给我扎的风筝,在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上奔跑,父亲在后面追,把我追上了,便用硬硬的胡茬扎我的腮帮。后来,不知怎的,我成了父亲,他成了儿子……
写于2007年3月11日